紅姜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非在韓國處處碰壁,可謂懷才不遇,寧可如此也不肯來秦。我以為,這足以證明他不願來。”
嬴政卻不死心。
少年人轉而看向李斯:“李卿既為公子非同門師兄,可願以同窗之誼勸說公子非?”
李斯:“……”
嬴政微微蹙眉:“李卿覺得也不行。”
“臣與夏陽君想到一處去了。”李斯開口。
青年的臉上沒什麼特別的表情,或者說,他的反應過分的平常。
國君給了個難題,他既不覺得為難,也不覺得焦慮。李斯擺出了恰到好處的困頓和沉著:“師弟為韓國公子,雖則在韓國不得志,卻並無投靠他國的想法。而且,昔年我與師弟在讀書時,討論起天下大勢,師弟更願抗秦,而非助秦。他心性堅定,不見得會輕易改變主意。”
丟擲這番話後,李斯才抬頭。
他平板無波的面孔中浮現出幾分晦澀難辨的思緒。
“但……”明明已經把結論丟擲去,李斯卻是話鋒一轉:“王上想要公子非入秦,也不是沒有辦法。”
嬴政怎麼會不懂李斯的意思?
他並非韓王。臣子一句話,秦王政的思路已經想到未來三四步去了。
“你是說,逼他入秦。”嬴政瞭然。
“是。”
李斯頷首。
“依臣看來,秦國欲攻韓,韓國四面求助不得,定會求助齊國。”李斯娓娓道來:“但齊國多年不曾與秦開戰,此次也未必會出兵救援。若臣為公子非,定會勸阻韓王,不去求齊,轉而求楚,藉著入楚拜訪家師之際,說服春申君,聯五國攻秦。”
嬴政嗤笑。
少年國君滿不在乎:“秦國可不怕他們。”
李斯淺淺地揚起笑容:“可公子非不曾來過秦國,他不知秦國究竟富庶到了什麼程度。”
如果沒有農具改革,沒有農家尋覓新的農作物,也許五國攻秦還能為韓國拖上幾年喘息的機會。
但現在的秦國,別說五國攻秦,就算真加上齊國也根本不是對手。
“但,此事若成,便是因公子非而成。”李斯總結道:“擊退聯軍之後,王上可放出訊息,迫使韓王為了求和把公子非送到秦國來。”
“李卿怎麼知道,公子非就一定會這麼做?”趙維楨明知故問。
“……”
李斯深深吸了口氣。
說到最後,他面孔中的晦澀才逐漸化為無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