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聰並不是工部官員,家裡也不是靠挖礦起家的,而是靠木材起家的,對採礦這個行業不瞭解也是正常的。
他跟王宣瞭解了一陣才知道,這會兒想要採礦可不容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礦山礦藏自然都是皇家的,也就是說這明朝的採礦行業都是被皇室壟斷的,或者說被太監壟斷的。
你想要採礦,首先,得有官員向皇帝上奏,提出申請,言明為什麼要採礦。
然後,皇帝會派出太監來監督採礦,也就是所謂的礦監。
這還不算完,礦監到了地方之後,想要承包礦山的土豪鄉紳必須向礦監提出申請,礦監認定了資格之後,當地的土豪鄉紳才能組織人去採礦,而且採出來的礦也不能私自售賣,必須在朝廷的監督下售賣給指定的衙門或者個人。
也就是說,整個採礦的流程都是被皇帝監督的,或者說被礦監監督的。
這是朱元璋為了防止人造反特別定下來的規矩,畢竟金銀銅鐵什麼的都是戰略物資,特別是鐵礦,如果有人私自開採出幾十萬斤甚至幾百萬斤鐵礦,然後打造成兵器,那可就不得了了。
這規矩按理來說也沒什麼問題,朝廷控制著所有礦藏的產出和銷售,的確能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造兵器造反,一開始也的確沒出什麼問題,因為朱元璋和朱棣對太監都控制的比較嚴,他們手底下的太監都不敢怎麼張狂,後面仁宗宣宗也比較的正常。
但是,到了明英宗正統年間,王振一朝得寵,太監便翻身做了主人,這明朝採礦制度的弊端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因為礦監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礦藏的開採完全掌控在他們手裡,太監一旦得勢,這礦就不好開了,因為你不把礦監餵飽,人家就不讓你開採。
結果就是,礦監貪汙的例子錢是越來越多,而大明的金銀銅鐵礦的產量卻越來越少。
明朝前期,大明金銀銅鐵的開採量都穩居世界第一,特別是鐵礦的開採量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好幾倍。
但是,從王振當權以後,大明的金銀銅鐵開採量便開始銳減,到了正德朝,劉瑾當權之後大明的礦產開採更是銳減的厲害,到了嘉靖朝,礦山差不多都停工了,礦工基本都沒活幹了,必須另謀出路才能維持生計,而戚家軍的主體正是失業的義烏礦工。
礦工窮的都沒辦法活下去了,只能靠上戰場去拼命賺取生活費了,可見這大明採礦行業衰落到了什麼程度。
到了明朝後期,大明的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