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林鳥”源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的成語,所以這個故事是有關夫妻的。一直處於前臺的,當然是譚維和小冰這對同林鳥,但故事裡也寫到了好幾對別的同林鳥。這幾對同林鳥,碰巧代表了不同的夫妻型別,有“志不同,道不合”的謝怡紅和常勝,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藍老師兩口子,有“樂極生悲,盛極而衰”的葉紫眉和她的“青年企業家”丈夫,也有“心有天高,命如紙薄”的名牌大學高才生譚師傅和他的患難之交譚嬸。
但我寫這幾對同林鳥,並不是為了給各種夫妻型別找個代表,而是這幾對同林鳥都跟譚維和小冰的故事有關。所以說生活有時比構思最精巧的小說還要精巧,比情節最離奇的小說還要離奇。仔細想想,其實也不奇怪,因為所謂“小說”雖然是由作者“編”出來的,但作者的想象也是源於生活的,沒有生活,就沒有想象。想象可以折射生活,反射生活,扭曲生活,美化生活,但都離不開生活。
“夫妻本是同林鳥”這個成語原本是比較灰色的,歷來人們用這個成語的時候,都是想表達一個比較負面的感想,即夫妻畢竟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而是兩個本無關聯的人,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世界,被婚姻捆在了一起,就象同一個林子裡的鳥一樣,和平時期大家都在一起快樂地飛,但“大限”來臨的時候,就顧不上彼此,只忙著自己逃命了。
故事裡的幾對夫妻,都遇到了可以被稱為“大限”的災難或者變故。藍老師、葉紫眉還有譚師傅選擇了“一起飛”,小冰和謝怡紅選擇了“各自飛”。不論是一起飛,還是各自飛,可能都是有利有弊,很難說誰的決定就一定英明正確,誰的決定就一定一無是處。
“同林鳥”原本是個“暫名”,但這個“暫名”一路“暫”了下來,變成了故事的“學名”。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準備找個更好的名字的,後來覺得這個名字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是能夠囊括故事裡的所有人物,我也就懶得再找什麼“更好的名字”了。
我已經說過,我碼故事,從來不去想什麼“中心思想”,有人叫我碼她/他的故事,提供了故事梗概,我覺得艾園的朋友可能會喜歡,於是我就碼起來,至於這個故事說明什麼,我不知道,也不去想,更不會為了說明這個“什麼”,就篡改故事,或者添油加醋。
一個故事,尤其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究竟說明什麼,其實不是碼字的人說了算的,不同的讀者會覺得故事說明了不同的東西。比如,有的人可能覺得故事說明男人都不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