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小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森祭司搞出來的把戲。
勤勤懇懇的祭司大人,通常會在凌晨兩點五十分左右,提前藏進祭臺上的神像中(沒錯,他早就偷偷將神像挖空),透過事先製作好的孔隙,一邊仔細觀察前來參拜神像的信徒臉上的表情,一邊認真聆聽對方的話語,並在第二天,有所選擇地給出相對應的回應,多數是一張突兀出現在神臺上的紙條。
這麼一所地處城郊的偏僻神廟,前來祈願的人大多出身底層,都是些沒見識、甚至不識字的老農、工人、流浪漢、乞丐,乃至妓女,訴說內容不外乎是今天吃了個飽飯,希望明天多賺點兒錢來餬口一類微不足道的小事。
賈德森聽完他們的話後,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就放置不理,這時,信徒往往會先自我懷疑不夠虔誠,回家懺悔;如果遇到能夠給出一二建議的,他會揣測對方的心理,給出一張符合對方想法的紙條。
比如,曾有一名婦女忐忑地祈求神明給出指引,要不要進城做工?
他在第二天給了“去”的回覆。
不是胡亂回應。
那名婦女的家庭當時已經陷入絕境,如果不去城裡做工,多半要遭遇更為不幸的事情。可若是去的話,雖有極大的失敗風險,卻也有一線生機。果然,那名婦女後來成功找到一份幫人倒馬桶的工作,還高高興興地跑來感謝神明。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多,但隔十天半個月地出現一次後……
哪怕地處偏僻的城郊,神廟也漸漸傳出了“靈驗”的名聲。
然而,這並不是賈德森祭司的目的。
他對這樣的名聲毫不在乎,對裝神弄鬼的事兒也不那麼上心。
他一直堅持這麼做的原因,並不高尚,卻足夠單純——僅僅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人來神像前傾訴,以滿足自身難以遏制的窺私慾。
這也算是一種愛好。
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跳舞,還有人喜歡畫畫。
賈德森祭司喜歡聽別人講自己的私事兒。越私密,越興奮。
如果萬幸碰上什麼隱蔽至極、不同凡俗、前所未聞的隱私,他甚至能興奮到高潮。
這種愛好實在難以啟齒。
哪怕他經常在內心深處為自己辯解“這很正常,同大眾愛好沒什麼不同”,可在現實中,卻心虛地隻言片語都不敢洩露,並時不時有意識地控制著自己。
為了避免被人發現,他特意離群索居,選擇了這樣一座城郊偏僻的小神廟。一方面想盡可能地滿足自己日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