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第3/5頁)
小胖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兩臺紡織機,已經到港十來天,至今還卡在碼頭。
“沒有,我昨天自己掏腰包買了香菸,又請了那幾個一頓老酒,磨到下午,還是沒放出來。”
這種情況秦瑜上輩子也遇到過,越是不發達的國家,越是政府部門效率低下,而且貪腐十分嚴重,這個年代的中國剛好就符合這種情況。
負責那家紡織廠的跑樓說:“還等啊!人家許老闆都快打上門了。”
“我也不曉得得罪了哪一尊大佛?我們是英國人的洋行,以前總是第一時間放出來的。”
這確實有點奇怪,秦瑜跟負責進出口這塊的葛永興說:“小葛,我跟你跑一趟海關,仔細問問是哪裡的問題。”
“好。”
仁記路到海關大樓不過短短的一公里路,黃包車都跑不了多久。
秦瑜從黃包車上走了下來,仰望這棟在日後很長的日子裡都是上海地標建築的海關大樓。
“洋人用中國人的錢,不心疼啊!這個海關大樓說是花了四百五十萬兩銀子。”小葛跟秦瑜說,“裡面裝修比邊上的匯中飯店還豪華。”
秦瑜看到的是熟悉的海關大樓門前,立著的一個讓她陌生的外國人雕像,看到下面的英文註解,這是中國海關第一任洋人總稅務司赫德,為了紀念赫德對中國海關和中國郵政的貢獻,國民政府特地把他的銅像從外灘公園移到了這座新落成的海關大樓門前。
貢獻?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近百年時間裡,中國的海關都是洋稅務司當道。這樣的貢獻,還是不要了吧?
秦瑜上輩子知道這段歷史的時候,還看過一篇文章,說如果不是英國人管理海關,中國人是管不好的。所以無論是大清還是民國,都把海關交給外國人管理。
秦瑜那時候真希望這個人能看到百年後的上海洋山港,讓他看看,那個在中國人管理之下,日夜吞吐著世界各地的貨物,擁有高度自動化的現代集裝箱碼頭。
秦瑜跟著小葛進海關大樓,大樓里人來人往,金髮碧眼的洋人和黑髮黑眸的華人相互參半,這裡哪裡像是一箇中國的政府機構?看上去就是一家外資公司。
小葛帶著她找到了一個穿著長衫戴著眼鏡的華人:“楊先生,我們經理一直在盯著我們問兩臺紡織機為什麼不能放出來?今天她過來親自問問。”
眼前的這位華人抬眼看秦瑜,短暫的失神過後,他咳嗽一聲:“葛先生,我跟你認識三年多了,你們的東西一直是優先放的。我跟你說的話,你怎麼聽不懂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