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搭積木 (第2/9頁)
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土質必須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選好之後,這些泥土要在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後再浸水將黏土泡開,讓許多隻牛反覆踐踏,去除泥團中的氣泡。
最後再經過反覆摔打、裝入模具,用平板蓋住、兩人在上面踩實,最終陰乾七個月以上,才能入窯燒製。
而在入窯燒製的時候,先要用糠草燻一個月,去掉潮氣,再用劈柴、整柴和松枝分別燒一個月,才能出窯。
出窯的這批金磚如果有六塊達不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那麼這一批金磚都算廢品,要重新燒製。
就這樣,從泥土到金磚,要長達兩年的時間。
李鴻運看著這些工匠從選土開始忙碌,然後將一批又一批的金磚入窯燒製,將那些合格的產品裝船,透過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京城。
而在大西南,也有無數的工匠正在崇山峻嶺中砍伐合適的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在古代是皇家專用的木材,效能穩定、經久耐用,而且木性溫和、香氣宜人,所以自古以來都是皇室建築最鍾愛的木材。
如果是一般的大臣,哪怕是權傾朝野,用金絲楠木作為建築,也有逾矩的危險。
金絲楠木生長週期很長,五十年才進入生長旺盛期,而且還有可能因為各種意外情況而突然停止生長。如果自己種植的話,種了五十年突然發現不長了,想想都崩潰。
而金絲楠木的生長氣候也非常嚴苛,一定要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兩千米左右的位置才能茁壯生長。一旦氣候和海拔不對,即便長出來了也只多半會是發育不良的劣等木材。
這些工匠和民夫深入崇山峻嶺砍伐金絲楠木,危險重重。
在密林中,可能會失足摔落,可能會遇上猛獸,可能會迷路,也可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山洪、泥石流等遭到滅頂之災……
所以古來就有“進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說法。
這些人在砍伐了合適的金絲楠木之後,由於太過巨大,所以也幾乎不可能以人力運出崇山峻嶺。
工匠們先在大樹上用木板搭成平臺,讓斧手砍去大樹的枝葉,然後再用繩子拉著,防止大樹倒下的時候砸到人。
砍倒大樹之後,斧手在大樹上鑿孔,大量民夫在地上鋪設橫木,將大樹拖拽一段距離之後滾下山溝,編成木筏。
等山洪暴發時,這些木筏被衝下山,衝入江河,然後再透過長江運到大運河,再由大運河繼續順流滑行,北上京城。
整個路程,達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