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第1/4頁)
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說, 黃卞真的是個搞內政的奇才,他的目標非常精準,就是要把那些尚未長成的下一代牢牢抓在手裡。管你是不是漢人皮囊,先把你的瓤兒灌上漢人魂魄!
說句不中聽的, 那些飽經戰亂之苦的老年流民能熬到現在都算奇蹟, 而中年人多頑固,腦子也跟不上了, 根本不可能像之前石巖設想的那樣再去學漢話。
但年輕人不同, 他們好奇, 有野心也有能力接受新事物。
他們就像一顆顆種子,或許成長的過程很漫長,甚至有長歪的可能,可一旦長成, 他們就將成為自發抵擋他國侵襲的第一道防線, 並且會自動感染下一代、下下代……
於是隆源帝的批覆剛到,黃卞就立刻力排眾議做了一件事:
開辦學堂, 接管十八歲以下的孩童和少年人, 由官府出資教導他們讀書識字,還管吃管住。
最後一句話效果斐然,原本對讀書識字不感興趣的流民幾乎立刻就攆了自家孩子出門:
在家待著幹啥?趕緊滾去學堂,好歹省一個人的口糧。
然後黃卞就從衙門裡挑選了兩個忠心耿耿的好口才, 每天變著法兒地去跟那些孩子們灌輸大祿朝才是天下正統、民心所向, 只要好好學漢話多讀書,以後就有機會當大官發大財,吃香喝辣……
甚至就連學識字也不像中原官學那樣從三百千開始教起,上來就是“錢財”“白米”“太平”這樣充滿誘惑的字眼。
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了啥?不就是個吃飽穿暖嘛!
他們想要,我們就給!
現在沒有?不怕, 先畫張大餅!
於是短短几天下來,那些孩子們心中就牢牢種下一個信念:
大祿朝是好地方,只要好好讀書、學漢話,以後就能吃香喝辣過太平日子。
他們不光想,家去之後還會這麼告訴父母,哪怕一開始當爹孃的沒往心裡去,可架不住一天幾遍聒噪,久而久之也不自覺跟著想:
大祿朝真是這麼好的地方?那不跟上了天一樣!
然後這會兒就會有衙役敲鑼打鼓出來喊話,說開始重建戶籍,從今往後你們就是大祿百姓,願意漁獵就漁獵,願意種地就種地,朝廷不光免三年稅,還會保護你們不再遭受戰火侵蝕。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黃卞親自上陣,高舉雙手唾沫橫飛地喊著,他一張斯斯文文的臉都因熱血上頭而漲得通紅,兩隻眼睛因亢奮而閃著灼熱的光,“從今往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