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禹古河道 (第2/3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郭昌忽然又覺得是自己想多了,這個太子絕對不可能是那種運籌帷幄、掌控全域性的人。
那樣的人怎會如此幼稚?
“請郭大夫理解,此事關乎幾十上百萬百姓的福祉,我不得不謹慎一些。”
見郭昌不肯發毒誓,劉據也無法安心,當即又給他上了點強度,“區區一個毒誓而已,郭大夫是識大體的人,應該也不希望這些百姓生靈塗炭吧?”
“這……好吧。”
郭昌顯然很吃這一套,又或是好奇心完全被勾了起來,雖略有遲疑,但最終還是硬著頭皮道,
“下官願發毒誓,下官絕不會將今日殿下讓下官辦的事和說的話告訴任何人,若有違此誓,便教郭某慘死於亂軍之中,不得全屍!”
“好,我相信郭大夫。”
劉據滿意點頭,方才壓低了聲音說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瞞著郭大夫了。”
“其實在來這裡之前,我曾翻閱無數古籍,又命人沿途探索,發現了一條大禹治水時留下的古河道,倘若將大河治水引入古河道,起碼可保大河下游百年不遭大災。”
“而這條古河道主要流經之處,正是我方才命你前去勘察的五處地點。”
聽了這話,郭昌已是瞪大了眼睛:“殿下此話當真?”
當然是扯淡。
劉據只知道史書中的記載。
史書中說,四年後劉徹不計代價堵住瓠子決口後,沒過多久北堤就又決口了。
而這次決口非但沒有造成太大的災情,反倒竟因禍得福產生了一條新的黃河支流,使得北岸原本就有糧倉之稱的冀州更加豐饒。
並且因為這條支流分流了河水,也使得黃河下游大約七十年內再無大規模決口。
這條支流,叫做“屯氏河”。
而屯氏河流經的正是劉據剛才讓郭昌去勘察的那條線。
可以這麼說,只要劉據確認過相關的地形,提前打通了這條支流。
堵住瓠子決口的難度和成本就將大幅度下降,無論是南岸的百姓,還是北岸的百姓都可以提前四年過上安穩的日子,何樂而不為?
“真與不真,你只需要派人前去勘察一番,對地勢高低了解之後便推測,又何須來問我?”
劉據自信笑道。
“下官這就命人去辦!”
郭昌也是個急性子,當即不再多言,扭頭就向外走去。
結果才來到門口卻又忽然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