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玉座珠簾 第二十二章 (第6/32頁)
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費口舌去揭穿他,只有十三歲的皇帝,理路已頗清楚了,接著他的話說:“五叔,我跟你算個帳。”
“是!”
“把城外的兵調進城——你剛才不是說,城外也要添兵駐紮嗎?那從那兒來呀?我看,把原來在城裡的兵調出去,兩面兌換一下兒,就都算添了兵了!”
兩後兩王無不莞爾,惇王卻是面不改色,“城裡的兵當然不調出去,”他說,“城外要添兵駐紮,當然得要兵部查一查;
那兒有可以挪動的兵,撥一支過來。”
“好了,好了!”慈禧太后不耐煩了,“還有一條你說吧!”
“第三條是臣親眼得見,近來城裡要飯的,比以前又添了許多,得想辦法收容,給他們飯吃。”
“這一條還差不多。”慈禧太后點點頭,轉臉看著恭王和醇王說:“你們哥兒倆商量著辦,看那兒一有敷餘的款子,多辦幾個粥廠。不然,倒是會鬧事。”
醇王管理神機營,步軍統領衙門也歸他稽查,京師地面治安的責任一大半落在他肩上,不肯承認乞兒過多的說法,“我看要飯的也不算多。”他說。
“你看?”惇王立即抗聲相譏:“你每天坐在轎子裡,‘頂馬’在前頭替你喝道,早就把閒雜人等給攆走了,你到那兒去看去?”
醇王被駁得無話可說,大家也都相信惇王的話,因為他別無所長,就是對外不擺王爺的架子。夏天一件粗葛布的短褂子,拿把大蒲扇,坐在十剎海納涼,能跟不相識的人聊得很熱鬧。冬天也往往會裹件老羊皮襖,一個人溜到正陽樓去吃烤羊肉,甚至在“大酒缸”跟腳伕轎班一起喝“二鍋頭”。所以闤闠間的動態,在無潢貴胄之中,誰都沒有他知道得多。
“我可又不明白了!”在沉默中,皇帝又提出疑問,“為什麼要飯的,一下子添了許多?是打那兒來的呢?”
“對啊!”慈安太后誇獎皇帝,“這話問得有理!”
這下把惇王問住了,但恭王卻可以猜想得到,這件事說出來也不要緊,“怕有一半是省南逃過來的難民。”他說。
“這得想法子安頓才好。”
“也不光是安頓這些難民。”慈禧太后以低沉抑鬱的聲音說,“年已經過完了,轉眼就得下田,捻匪盡這麼衝過來、衝過去地鬧,誤了春耕,今年的直隸又是一個荒年。去年旱荒,今年又是刀兵,這樣子下去,怎麼得了?”
看見兩宮太后憂心國計民生的深切,醇王有個想了好幾天的主意,這時便忍不住要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