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投擲距離四百二十步。砸出一個深半尺的大坑,好厲害。”測量距離計程車兵飛跑來報。
王源微笑點頭,雖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遠,但四百二十步按照後世的距離標準已經超過了五百米的射程了,對此王源還是很滿意的。美中不足的便是,發射偏離的距離比較大,因為整座結構並不勻稱,丟擲的巨石沒有沿著直線方向飛行,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數丈,落地時偏差了不小的角度。而且,發射之後,整個投石機從地面上彈跳了起來,差點翻倒。這是底盤不夠沉重的原因。看來發射時需要用勾樁在底盤上固定,牢牢的釘在地上才可。
接下來,為了測試投石機的壽命,又進行了不間斷的發射,不斷的做著細微的調整。在發射了五十餘次之後,拋臂終於不堪重負“咔擦”一聲斷裂為兩截。但王源已經很滿意了,他知道這種玩意兒絕對不可能指望它長期使用。在沒有金屬構件,完全靠木製以榫卯繩索連線的結構是無法長久的。除非能全部換成金屬的構件,才能當做長期使用的戰鬥器具。
王源立刻下令,以此架巨型投石機為模板,撥調數千兵馬在工匠的指導下立刻大量製造此物,王源給這新型投石機取了個拉風的名字叫做“神威炮”。一場轟轟烈烈的製作神威炮的運動在羊且咩城下展開。
隨後兩日,一架架投石機開始成型,高高矗立在軍營外的空地上。越是連續的製造此物便越是有經驗,神威炮的地盤上也被安裝了可以推動或者拉走的八隻木輪,便於調整移動距離。發射時固定住木輪,以木樁沿著四周的底盤固定住也不會發生側翻。更重要的是,因為木輪的安裝將底盤抬高半尺,相當於整個神威炮被抬高半尺,拋射的距離竟然多了二十步,那也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工程量是巨大的,從山坡上伐木往下運送,還要開鑿出方方正正的數百塊重大千斤的巨石,五數根巨木要進行砍削大眼製作卯榫投裝成型,並且固定測試。近一萬多兵馬投入這場大造投石車的運動中去,一個個忙的熱火朝天。
第一日,三十架神威炮投裝成型,第二日,九十架成型,第三日,一百六十架。製作的越熟練,進度便越快。三天下來,一架架高聳的神威炮在唐軍軍營前一字派開,像是一個個的怪物面朝羊且咩城的方向,等待著大發神威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