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新血 (第2/4頁)
沙漠雪蓮9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考卷的最前,給了兩個大夫治病的案例。一個是當朝最引以為傲的醫聖方劍之為旬老夫子治病的情形;還有一個是一位至今在大堯王朝醫壇仍然籍籍無名卻受到聖上金口稱讚的無名氏治病的經過。
於是,問題來了。同一樣的病症,經由醫聖和無名氏分別診斷,其過程和口述全然不同。但他們所醫治的病人,最終都得以康復。迥然不同的兩個人、截然相反的兩種治病方式與理念,為何能有同樣的結果?對於這兩個人,你更支援哪一種。有何看法?
這道題,著實將一班考生打得措手不及。
尊醫聖者,則支援方劍之。更重皇上金口玉言的。則尊無名氏。無一例外的,要寫上自己遇到此種病情該從哪裡著手,需要注意哪些細節,耗時多久,每個階段病人會有何種反應,面對突發情況時自己該如何處理云云。
這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心裡一開始便有支持者,也不能太過明顯。經過一系列的敘述。最後得到與醫聖或無名氏相同的結論。
這便是眾人回答這道題的基本模式。
當然,這裡面也有更為聰明之人。重點在論述這兩者行為的合理性,試圖從各方面來讚歎兩人高明的醫術、獨特的技巧。這是最為穩妥也最周到的回答,但若真的這麼做,就掉進了出題人的陷阱。
這是一道糾錯論證題,在每個案例中,都有兩處細微得不能再細微的錯誤。譬如醫治過程中九針的使用,最適宜用鑱(音同“纏”)針的情況,因為題眼中一句方醫聖從一排銀針中取出一枚長16寸的鋒針,而被一干大夫所忽略。
又譬如,無名氏洋洋灑灑寫下這樣一張藥方:川烏3錢,細辛五錢,人參8片,烏頭2錢,甘草4錢,半夏6錢,黨參2錢。溫水吞服,熬煎三次。
這張藥方,稍微有些經驗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問題。半夏和烏頭相剋,喝了不但不能治病,反而還會誤事。
但就是這樣明顯,大家才不認為醫聖和無名氏會犯這等低階的錯誤。若真是錯誤,那病人也不可能痊癒。大夫們抓破了腦袋,拼命想著這張藥方的合理之處,寫出來的答案千奇百怪,真讓人啼笑皆非了。
這些人俱是名醫,每個人的經驗都非常老到。但醫聖的光環和聖上的權威,足以讓這些人失去獨立思考、堅持自我意見的能力!
即使有所疑慮,也會當成方醫聖另有考量。回答不出縱然遺憾,但若是擅自指出題中錯誤,那就是自以為是了。
何況題眼中壓根沒有提到題目中會有錯漏,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