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大人居五位,與天合德。這種解釋,就是把《文言》所謂大人僅限於《乾》卦,這顯然是片面觀點。理由很簡單,倘若從這個觀點出發進一步推論,那麼下文的“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云云,卻又遠遠超出《乾》卦的範圍。前後脫節,無法理順。《周易正義》引莊氏所說:“謂覆載也”,以及《周易集解》案語所謂“撫育無私,同天地之覆載也”,雖然講得並不完善,但意指一般的天與地,亦即周易整個體系中的天與地,應該說,這是正確的看法。
但所謂天地之德,究竟指何而言,自來說法不一。除“撫育無私”的覆載之說外,程顧的“合者,合乎道也。天地者,道也”《易傳》之說,是傳統的標準觀點。朱熹雖講了“人與天地鬼神,本無二理,特蔽於有我之私,是以梏於形體,而不能相通”《周易本義》,欲以理字貫通大人與天地之合,但接下來又講“大人無私,以道為體”,仍將天地之德歸結為道,並無新意。張載的說法是“浩然無間,則天地合德”橫渠易說》,以氣之融一為說,亦語焉不詳。說得較為具體的是王夫之。他的《周易外傳》中有這樣一段話:“夫《易》,天人之合用也。天成乎天,地成乎地,人成乎人,不相易者也。天之所以天,地之所以地,人之所以人,不相離者也。易之則無體,離之則無用。用此以為體,體此以為用,所以然者,徹乎天地與人,惟此而已矣。故《易》顯其用焉,”大意是說,周易之功能在於天地人合一而用,強調人與天地合德為周易之精髓。關於德是什麼,他在下文提出《乾》以純奇面“居天下之至易”,《坤》以純偶而“行天下之至簡”,“天乘《乾》德,自然其純以健知矣;地含《坤》理,自然其純以順能矣。”以易、簡、順來點明《乾》《坤》之德,即天地之德。以《繫辭》的觀點來闡釋天人合用說,實際是以孔解《易》,以孔解孔。雖非直接詮釋大人與天地合其德之句,但其內容卻與此息息相關,只是說法稍為具體一些。來之德以獨抒所見見長,但於此仍襲舊說。他所謂“大人所具之德,皆天理之公,無一毫人慾之私。若有一毫人慾之私,即不合矣”《易經集註》,仍是程朱理學觀點的複述,並無創見,而且與孔子《文言》的原意並不一致。從《論語》來看也罷,從《易》傳來看也罷,孔子的思想絕不否定人慾。若以無間、無我、無慾來解釋人天合一,頗有禪味,顯然是佛學成分滲入了儒學。還有陳夢雷之說,也可資參考,他說:“九五之為大人,大以道也,天地者。道之原。大人無私,以道為體,則合乎天地易簡之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