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424戰爭經濟 (第2/4頁)
龍靈騎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刻就找回了速戰速決的感覺,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打到了邦吉城下。
壞訊息是今天的天氣有些灰暗,英國人等待的惡劣天氣似乎不久之後就會到來,到時候德國部隊就會陷入到前所未有的被動中,不過他們的雙手緊握著自己的鋼槍,臉上的泥土和灰塵還有血水似乎都證明了他們從未有過退縮的想法。
而就在前線勝負難料的時候,阿卡多卻在鹿特丹會見了施佩爾這個在他心中耳熟能詳的生產組織方面的天才。
這個施佩爾是一個建築師、工業力量整合的奇才,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即使是43年他才被希特勒任命為工業部部長,之後德國的軍工生產效率最高的時期不是在戰爭爆發前期德事實力最強的39、40、41、42年,而是在稀薄西山的44和45年!
在日後的納粹將帥的回憶錄中,對於施佩爾組織的軍工生產,許多人是盛讚有加的,認為德國最終戰敗與施佩爾沒有多少責任,相反如果希特勒能夠早一點任命施佩爾的話,也許德國可能會晚幾年才會戰敗!
在另一個時空中,整個二戰時期,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德國對於佔領區的資源和工業設施的利用率相當的低下,沒有絲毫效率可言。而現在阿卡多面臨的問題差不多也是如此。為了償還米福券和政府國債形成的巨大經濟黑洞,德國採用的方式是用戰爭轉嫁給佔領區。這就免不了要讓購買國債以及認購米福券的大資本家與財閥們參與到戰後利益的分配中來。
而這種分配其實是效率低下並且及其損傷當地工業基礎的。短視的中小企業會掠奪資源瓜分人力,用最快的方式回籠自己的資金,卻無形中給德國的工業體系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原本時空中,德國的工業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原本就較美國低下,但是德國在西歐佔領區的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的工業水平都比較發達,為什麼德國人不去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而是將佔領區的工業設施不斷拆遷,將大量的熟練工人拉到德國做苦力呢?原因很簡單——德國推行的種族政策還有短視的戰爭規劃,還有更加重要的經濟上的根本原因。
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一直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輕而易舉的在兩年內結束:德國的軍隊用一頓早飯的時間征服了丹麥;5天之內就吞併了荷蘭;18天干掉了比利時;20天不到就滅亡了波蘭;6個星期就讓法國從雄雞變成了維希;所以當德國的百萬大軍闖入蘇聯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戰爭在1942年就會結束。
最後的結果證明的德國人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