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不韋,其實是姜尚的後裔,田氏代齊以後,姜齊後人要麼被殺,要麼流落各方。呂不韋之所以能夠行商天下,之所以能夠成為雜家掌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姜尚的後人。
但尉繚既然已經認了王陳為主,就要盡人臣的本分,這是他堅守的道理。
王陳靜默不語,過了好半晌,才抬頭看向尉繚,說道:“先生,你不是已經知道了嗎。”
“是啊,民間早有傳言,早些年,呂不韋取了一個邯鄲絕色舞姬,也就是現在的趙姬,他知道趙姬懷孕之後,便邀請如今的秦王飲酒,並讓趙姬作陪。當時秦王還只是一個落魄的質子,哪裡見過趙姬這樣的美人。呂不韋便順手推舟送人又送錢。在先秦王四十八年,大公子嬴政出生在邯鄲。這裡面的問題太大了。”尉繚說出了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呂不韋也一直以這招“奇貨可居”洋洋自得。(這一段來自《史記》中的《始皇本記》和《呂不韋列傳》)
王陳看尉繚說到這裡還有些意猶未盡,便補充了一句:“父王和相國都是聰明人。而且父王回國之後,便在呂不韋的運作之下成為華陽太后的養子,再在華陽太后的幫助下,成為當時太子的世子。”
尉繚很好奇呂不韋和趙姬為什麼這麼迫不及待,便問道:“這些都是人盡皆知的傳言,可他們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
王陳聲音開始有些惆悵:“正因為父王是聰明人,他當然知道大哥的身世其實是存疑的。所以他在回國之後第二年便娶了我的母親韓國夫人,很快又生下了我。而我,長安君成蹻,又太受寵了。他們已經不敢再等了。”
“原來如此。公子既然已經明白事情始末,那可下定決心採取行動了嗎?”尉繚子已經不關心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了,他很快便調整自己,開始關注王陳接下來該如何做。
“當然是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但在徹底撕破臉之前,相國這個人還是要讓他為秦國繼續做些貢獻才行。父王畢竟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最後的時間,我不能不孝。父王可能也已經知道了,只是他可能在擔心我的安危,才選擇沒有發作吧。畢竟在父王眼中,楚系、趙系和呂不韋的客卿系,太強大了。”王陳有些傷感。
“秦王真就沒救了嗎?”尉繚還是想問清楚。
這個問題,決定了尉繚決策的走向。
王陳一怔,是啊,現在的自己不能救,那是因為修為還不到,自己苦苦壓抑的元氣和精血,只要恢復過來。還是有希望救的。
只是,這裡面有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