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橋,就那麼一條水泥路,兩邊全是農村的土別墅——一種二層樓的瓦房,破舊的雜貨店,老式剃頭店,露天台球桌,靜伏在路邊毫無警惕性的草狗,穿著西裝在挑糞的農民,沒有牌照的摩托車隨意停在路邊。這倒黴地方比馬臺鎮更絕望,是一個“非”字形的小村。我們呆若木雞,看了半天。小怪說:“我看見前進化工廠了。”過了村子,有一片廠房,圍牆中嵌著一扇鏽跡斑斑的鐵門,幾個頭髮蓬亂的工人蹲在門口抽菸,有幾個老工人把鼻涕擤到很遠的地方,手一甩,在工作服上擦了擦。一條瘦骨嶙峋的草狗向著地上的鼻涕歡快地奔去。
看到這個場面,我們三個倒吸了一口冷氣,跑了幾十里路,什麼他媽的化工廠,原來是個鄉辦企業。沒辦法,來都來了,硬著頭皮進去吧。一進廠門就看見那天招我們的女人,她正坐在傳達室看報紙呢。她說:“這裡這裡,跟我去勞資科。”
她叫李霞,是前進化工廠勞資科科長。我們跟著她到所謂的勞資科走了一趟,情況有點慘,那科室裡就兩張辦工桌,她對面坐著一個昏昏欲睡的老頭。大中型的化工企業我都見識過,一個勞資科裡最起碼蹲著十來號人,因為是肥差嘛,去的人當然多。但前進化工廠的勞資科竟然只有兩個人,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我問李霞:“李科長,這廠是不是鄉鎮企業啊?”
李霞板著臉說:“雖然離城裡遠了點,但這可是正經的國營企業。你見過有八十個人的鄉鎮企業嗎?”確實,九十年代的鄉鎮企業規模大多數都很小,八十個人對鄉鎮企業來說是太多了,但對國營企業來說又太少了。李霞說:“你們別小看我們廠,效益不錯的,最近在擴產,馬上就要招很多人。看!”她指了指窗外,那兒有一塊長滿野草的平地,中間七零八落堆著些磚頭和鋼筋。她說:“新廠房就要造起來了。”
我又問她:“李科長,聽說我們廠生產的東西,會把人的鼻黏膜爛穿掉,一毛錢的硬幣從左邊鼻孔塞進去,能從右邊鼻孔掏出來。是不是這樣啊?”
李霞乾咳了一聲,讚許地看著我,說:“到底是化工技校的學生,專業知識很紮實啊。我們廠生產的鉻酸是用來做電鍍的,有一定的腐蝕性,不過你們是修儀表的,平時躲在維修間裡,廠房在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