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裴凜之之所以能這麼快鎖定楊家, 是從弩槍這邊著手查出來的。這批弩槍是從崖州帶出來的那批,後來工部對弩槍進行了改良,增加了射程,這一批就退役下來, 專門作訓練用。
用壞的弩槍便廢棄在倉庫中。前段時間, 金吾衛的一名校尉偷偷將這批損壞的弩槍帶了出來。
裴凜之透過排查, 找出了這名偷弩槍的校尉。從這名校尉身上順藤摸瓜,找出了指使他這麼幹的袁家。
再以袁家為突破口,撬出了整個事件的幕後主使,以及參與整個事件的世家大族們。
於是便有了直接在朝堂之上抓人的舉措。
從這些世家口中得知,蕭燁三月初就回到了建業,一直都藏身於楊家的小院裡。也就是說,為了這場刺殺, 他們密謀了兩個月之久。
自從蕭彧推行均田制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儘管有些家族已經轉行經商,但跟從前那種坐擁良田數萬畝, 揮金如土地享用民脂民膏的日子比起來, 生活質量下降了不知道多少檔次。
也有不擅長做生意的世家,連本金都能折在裡頭,坐吃山空的日子越過越困窘。由奢入儉難, 這些人每每念及當年的奢靡生活,就少不了把蕭彧恨個咬牙切齒。
正巧這個時候蕭燁突然回來了,許諾要將他們失去的一切都還回來,只要事成, 這些人全都是有功之臣, 潑天的富貴將享用不盡。
這就類似於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 於是這些人私下裡開始活動起來, 積極說服並拉攏那些對蕭彧心存不滿的世家大族。
整件事出力最大的便是楊家,所以說他們是密謀造反的主犯毫不為過。
蕭彧得知整個事件經過,有點想不通,楊家伯侄兩個都在朝中任職,官階還不低,居然還有造反之心。看來楊芃對他貶職一事一直懷恨在心。
一個月後,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查了個一清二楚,主犯蕭燁早已被裴凜之處決掉了,而這人名義上早就死了,所以不會再提出來是他在造反,造反的主謀便變成了楊家。
造反在哪個朝代都是重罪,死刑是逃不掉的,按原來的律法是株連三族。只是這些年蕭彧一直在致力推動完善律法,已經沒有株連三族的律法,但楊家本家是逃不掉的。
那些從犯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被判死刑、流放者不計其數。知情不報的世家大族們,也受到了懲罰。
所有參與謀反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永世不得參與選拔考試,不得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