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華堡(二) (第3/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大量摻雜石塊而全部使用現有的大號城牆專用磚(大小是標準磚的4倍)修建的話,每米城牆大概要消耗26萬塊磚頭。這個消耗量是驚人的,要知道本土每年產磚數量將近11億塊,卻仍然不敷使用。這不,這兩年陸續新建的幾個定居點的城牆要麼還沒有完工,要麼修建的也都是區區數百米的小城堡,就這還是在大量使用了石塊和木頭混合的情況下呢。
因此,新華堡的建設與其靠從本土運磚頭(每艘運輸船運二十萬塊標準磚)來建設,還不如立足於自身大力在本地燒磚呢。當年南非河中堡的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莫茗和劉昂二人利用本土運來的磚頭立了好幾個小土窯,然後再驅使大批土著們去採石,就這樣一開始修建的也不過是一個很小的城堡,後來建材富餘後幾經擴建才有瞭如今的這副模樣。
“真是個頭疼的事啊。”史欽傑也有些著急,誰讓自動制磚機到現在還沒能弄出來呢?要是讓這邊的奴隸們手工去做磚坯,即使讓他們一人一天工作14小時,那一個人一天也就能做個一兩百塊磚坯出來,更別提一開始那些笨手笨腳的奴隸們很可能還達不到這麼高的勞動效率。而且,目前的小土窯的容量也是有極限的,一次也就能燒個三萬多塊磚頭,燒一次就要三天,年產量撐死了一年也才三四百萬塊,這還不夠填牙縫的呢。
“看來上輪窯的事情要抓緊了。”史欽傑暗自尋思著,“嗯,雨季一結束就開工。接下來一陣子燒的磚頭都得存著,這次運過來的一批耐火磚也得留著。最初規劃的年產1500萬塊標準磚的輪窯看來還是保守了一些,最好能和本土的看齊,年產三四千萬塊,那樣我幹啥就都有底了。接下來修城牆、修房屋、修碼頭、修水利灌溉設施、修炮臺甚至修工廠,哪樣不得用到海量的建築物資啊。愁都愁死我了,也不知道那些歐洲國家的土鱉們每到一個殖民地是怎麼建據點的。難道一開始就和那些土著們一樣先搭茅草棚子、木屋什麼的對付個一兩年再說?還是大量驅使當地的奴隸們開山採石造屋?”
看完了乾燥車間,史欽傑又走到了隔壁的加工車間。這裡就乏善可陳了,一些從本土過來的木匠,帶著一幫在本地新招收的學徒,正在處理原木。原木從上游山裡的伐木營地採伐下來後,就地去枝去葉去皮,剩下的原木接著由奴隸們順著河道一路拉到加工車間內,然後整齊疊放在一邊的遮雨棚下,等待車間內的木匠們來對其進行保溼、防腐和殺蟲處理。
沿著水庫河岸邊,車間也已經安裝起了幾座簡易的木製水力鋸床、水力木工車床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