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華堡(三) (第3/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微酸性土壤也正適合種這玩意兒吧,嘿嘿,這邊土地雖然貧瘠了些,但到時候種種玉米卻沒太大的關係。”
“光種玉米肯定不行的。”史欽傑擺了擺手,說道:“還是得紅薯、玉米間種,不然這單產數字也是很寒磣人的。你別不信,在沒有足夠化肥和有效的殺蟲劑的情況下,雖然這邊的土壤、氣候條件都挺適合玉米生長,我們也優選了一些種子,但畝產多半也就在250斤到300斤之間,不會再高了。玉米成為高產農作物,那是在後世大力培育雜交品種和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的情況下。以我們目前的農業水平,畝產能達到250斤都得精耕細作了。你看看南非河中堡那邊,種的那些玉米、高粱,雖然每年冬天都清塘肥田,也有農技站的人指導精耕細作,但在不使用化肥的情況下單產就是上不去。即使修建了完善的水利灌溉設施,高粱畝產始終在300斤左右徘徊,小麥畝產更是隻有200斤左右,有時候還不到點。所以啊,我們這邊還是得實行玉米和紅薯間種,這樣能大大提高單產。而且,這兩種作物都是深根作物,能夠吸收土壤較深層次的養分,減少熱帶地區淋溶作用的影響。”
“那這個紅薯與玉米間種的話一畝能收多少糧食?”徐剛又在旁邊問道。他問完后王鐵錘也看向了史欽傑,顯然他對這個問題也比較關心。
“這個說不好,我也只能估算。”史欽傑搖了搖頭,說道:“農業部以前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種植實驗,而且就算有過實驗也做不得準,畢竟土壤和氣候環境都不一樣。我只能按照這麼多年來農業部在各地農田中採集出來的資料進行估算,嗯,我預計大概每畝能收玉米150-200斤、紅薯500-600斤。當然,實際種植時產量可能會有些上下偏差,因為產量也要看土地施肥狀況、氣候、病蟲害以及精耕細作程度,不過平均下來每畝收個六七百斤上下的糧食應該問題不大。”
王鐵錘和徐剛對視了眼,兩人對這個產量都自覺很滿意。對於新華夏殖民地這種遠離本土的飛地,在母國海上運力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最好還是能夠自給自足的好。當然這個自給自足是指能夠解決基本生活所需,至於工業產品方面的自給自足就基本不太可能了,畢竟殖民地就要有殖民地的覺悟,而且現階段本土那邊鐵定也是不會讓那些先進的工業技術和工藝流程流出到殖民地的,這不是制約殖民地的發展,而是事關國家安全。
而要解決生活所需,最基本的一點便是糧食。如今新華夏殖民地這邊包括奴隸在內的小兩千人一直吃的都是從南非河中堡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