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多事情本不在能不能,而在於敢不敢。”
夜深了。掩日早已離去,而魏聞卻難以入睡。對方帶來的訊息,讓他很為難,最後留下的這句蠱惑人心的話,更是讓一向富有主見的他,變得猶豫。
在他眼裡,王陳這個公子,上要面對長公子嬴政的順位優勢,下要面對楚系、外來客卿勢力虎視眈眈。
他能有什麼翻盤的機會?一點也沒有。嬴政繼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嬴政做大王,不影響王陳繼續為國貢獻啊。
要知道自孝公以來,秦國沒有宗室互相殘害的先例,僅就這一點,秦國就勝過關東六國無數。關東六國為了王位,父子反目,兄弟鬩牆,一家人都要打出狗腦子了,格外齷齪和不堪。
秦國卻是哥哥主動擁護弟弟,甚至是兄終弟及,團結一致,共同對外。就像當年的嬴虔,作為秦孝公贏渠梁的哥哥,不僅是上將軍,還備受老貴族青睞和支援,但他在孝公繼位後,便一心為國,輔佐護佑了兩代秦王,成就兄友弟恭、齊心協力的佳話。作為商鞅變法的受害者,在孝公死後,嬴虔甚至摒棄一己之私,成為了護佑變法的最大功臣。
有這種歷史傳統做背書,魏聞這樣的秦國老臣,也希望王陳能夠學做新時代的“贏虔”,輔佐嬴政。
畢竟王陳還是一位賢名傳播四海的公子,他的尊禮克己,為國為民,他崇尚儒學,兼愛百家,他學識淵博,一篇《師說》世人稱頌。像成蹻這樣的人才,未嘗不可以做秦國的“信陵君”。
事實上,秦國朝堂上大部分人,確實已經默默將王陳定位為本國的“信陵君”。
如今,掩日卻跟魏聞說,要設計在蜀地除掉王陳!
魏聞現在心亂了,他很難判斷其中利弊,腦子裡冒出各種問題,比如有必要出此下策除掉王陳嗎?呂不韋為什麼要殺王陳?甚至這個是否是呂不韋的手筆也未可知?
楚系和呂不韋雖然暫時是政治盟友,可也不是完全互相信任,再者,僅僅羅網一個刺客傳達呂不韋的口令,就想調動他這個郡守參與如此兇險之事,是否靠譜?
思來想去,魏聞還是決定按兵不動,既不幫助羅網,也不幫助王陳,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只有失察之罪。就這個罪過,憑自己的身份,約等於無。
魏聞將這些全部都詳細寫在絹布上,然後站起身,開啟一個精密的機關盒。
只見盒子裡面堆了厚厚一疊同樣的絹布。絹布記載的內容,是給每件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建個屬於自己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