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第3/3頁)
桃花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猴子們也吱吱啊啊地附和,那是它們的樂聲。
山谷裡唐圓和封辰帶著猴子們開開心心地收稻子,市裡季宏嶽費了好大力氣,磨薄了嘴皮子終於買到十麻袋麥種。
一麻袋有一百斤左右,而一畝地播種需要三十斤小麥。
想想鄉下那麼低的產量,這年頭小麥種得真是辛苦糧。
季宏嶽專門去跟沈佳明道謝:“叔兒,我代表前進大隊感謝你!”
雖然十麻袋不夠,但是能種多少是多少嘛。
沈佳明正在看一份報紙,他神情有些驚訝,示意季宏嶽過來看。
季宏嶽接過報紙,就見上面有一篇大版面文章,標題:抓革命促生產,他們吹響時代的號角,引領當下的潮流。
記者:謝蔚然、小葉。
投稿人:彬州縣雙門山公社前進大隊
稿子內容是前進大隊在大隊長唐炳德的帶領下,多年如一日地專注農業生產,不斷摸索適應當下的種植模式,同時調整科學的種植結構。他們不但靠辛勤勞動摘掉貧困帽子,還連年評選先進,讓社員們都吃飽飯不餓肚子。
今年他們在市委的關懷和支援下,在縣農業局季幹部的幫助指導下,成功種植了XX號水稻。
如今水稻在從未種植過水稻的前進大隊土地上大獲豐收!
前進大隊社員們幹勁十足,在黨和大隊幹部的領導下大幹快乾,抓緊節氣收稻子種小麥。
中間略過好大一段各種誇市委縣農業局以及公社和大隊的段落,後面還有一段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但是又覺得莫名契合的文字。
前進大隊的社員們在田地裡揮灑汗水,同時也追求美的精神享受,大家理了新發型,引領新潮流,歡笑著邁入新時代……
後面竟然還有筆畫的髮型圖,一共有好幾個。
下面還有記者的評語,自然是正面誇讚。
季宏嶽:???
我出來半個月,唐家村,啊不,是唐圓這是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