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延齡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六纛、五方旗,居則建於中營,出則隨軍,是軍權的象徵,此時各由軍士斜擎於肩上。
軍士都穿了新衣服。
做工精緻的儀禮袴奴,鮮淨的白色璞頭,鮮紅的抹額,看起來就很清爽。
三十名衙官,皆是從邠州及幕府揀選的驅使官,已到齊。
銀刀官三十人,俱著軍中服飾,配銀刀。
銀刀者,銀裝儀刀也。
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銀裝儀刀,即漢之班劍,晉、宋謂之御刀,北魏曰長刀,施龍鳳環,至隋,裝以金銀,國朝襲之。
簡而言之,在漢代時,班劍還是鐵質的,晉代改成了木頭,一直沿襲到了現在。
邵樹德第一次去夏州見諸葛爽時,趙玉就和他說沒找到打製儀刀的匠人,不是木頭刀有多難,而是上面各種雕刻、花紋、飾品很複雜,很費工夫。
這種刀,當然沒有實戰功能,就是儀式上用的。
“李十將,待會可不要出亂子。”走到邠州州兵十將李進身前,李延齡嚴肅地說道。
李進,李延齡長子。
“大帥放心,末將定不會誤事。”軍中無父子兄弟,李進行了軍禮後,答道。
他身後還有五十名隊正、隊副之類的低階小校,皆排列整齊,手持門槍、長槍、刀、盾、槊、弓等器械,各有體例,數目不一。
門槍飾以豹尾,長槍飾以纓拂。人人皆有馬,鞍韉飾金。
李延齡繼續往前走。
五彩棚車,又叫樓車,就是一種四輪大馬車,車身為硃紅色,以五彩結頂棚。此時車上坐滿了軍中樂手。旁邊還放著許多鼓架,鼓手列於一側。
最後是一百騎。
前五十騎是“馬騎”,揀選的軍中馬術高超之輩,表演賣弄馬上技術的。
後五十騎為“射鹿子”。
國朝武舉考試,射術是重要內容。
遠距離靜態射擊,即“射長垛”。開不得硬弓的,直接就被淘汰,因為距離很遠,你的箭夠不著靶子。
靶設三環,中第一環為優秀,第二環為合格,三環及脫靶淘汰。
策馬馳射,攜帶規定數量的箭,全中為優秀,中一半合格,其餘淘汰。
有的人考試時還會玩花樣,比如連續射擊,左右開弓,馬上臥射,回頭施射等等,甚至還有不回頭只憑感覺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