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康熙七年三月末,西曆1668年,距離三藩之亂爆發還有五年多,距離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被擒還有不足一年……
雲南,曲靖。
剛過中午,約莫才到未時,曲靖城內的街道上,依舊是一派熙熙攘攘。大清朝治下的百姓,都穿著做工粗劣的長衫短衣,在街頭來來去去,忙活著各自的生計。
街頭突然有馬隊經過,馬背上的騎士都是箭袖長辮,趾高氣昂。為首的是個十七八歲的高大少年,劍眉星目,面若冠玉,樣貌頗為俊美。
雖然已經進了城,但是這隊騎士卻依舊縱馬急行,一路破開人群,直往城內大校場而去,街上的百姓都跌跌撞撞地走避。誰都知道,那個人高馬大的俊美少年是大清雲南援剿右翼總兵,人送外號“活呂布”的王輔臣王大老爺家的二公子王忠孝。
這個王忠孝人長得不錯,名字聽著彷彿是個好人,但卻是個不幹人事兒的禍害!這會兒該是領著一群走狗家奴遊獵歸來,誰要給他們的馬踏了,死了也是白死……誰讓他爸是王輔臣呢!
但任誰也不會想到,現在的這個王忠孝其實已經因為一場一點都不意外的意外而改好了,徹徹底底改換一個來自21世紀,還為人民服務多年的好魂。這可是真正觸及靈魂的改正!
他這會兒之所以在大街上跑馬,只是為了維持以往的禍害人設,就算要進步,也不能太突然了,得慢慢來,要不然讓人懷疑中了邪就不好了。
健馬飛馳,從街道當中快速透過,很快奔到了一處開闊的廣場上,這裡就是曲靖城內的大校場。王二公子王忠孝他爹的總兵衙門就在大校場邊上,高大的轅門在那邊立著,幾十個鎮標親兵挺胸凸肚,排成兩列,守在轅門兩側。周圍一片安靜肅殺,還真有一點三藩精銳的意思。
王忠孝沒敢飛馬進轅門,在他的記憶中,這可是要挨板子的!
所以王二少這回就老老實實的在總兵府的轅門外下了馬,一個按著腰刀的大鬍子武官忙迎了上來,點頭哈腰地給王二公子請安。王忠孝只是問了一句:“我爹和我哥在家嗎?”
那大鬍子武官笑著答道:“總鎮大人和大公子上午就去了知府衙門公幹,尚未回府。”
“公幹?”王忠孝笑了一聲,“怕又是去耍錢喝花酒了吧?都不學好!”
那大鬍子武官只是笑了笑,沒敢接這位王二公子的話茬。
王忠孝也不理他,只是向身後招呼道:“於師爺、王麻子、小李子!”
三個被人點著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