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篝火前,一雙手臂高舉,翠袖滑落,露出兩截皓腕。
拉姆錦筒繡裙、粉光脂豔,柔美的身體呈現出“三道彎”的迷人曲線來,她把嫵媚黑亮的柳眉微微一挑,便伴隨著悅耳的羯鼓聲跳起了熱烈奔放的舞蹈。
歡快的羯鼓聲中,形貌粗獷的商隊成員頻頻舉起牛角杯暢飲,亦或抓著汁水淋漓的手抓羊肉開懷大嚼。
宴會場地一角有個大大的火塘,鐵架上吊著一隻烤得焦黃髮亮的全羊,一個人正小心的轉動全羊,輕輕灑著佐料。
拉姆是蕃語,仙女的意思,此時的拉姆舞姿熱烈優美,疾風迴雪一般飄轉舞動著,那迷人的身體曲線,在她的旋轉中完美地呈現出來,恰如一位敦煌天女,看得人如痴如醉。
而楊瀚,卻在慫恿著拉姆的哥哥尼瑪次仁也上場跳舞后,悄然退開了。此時,拉姆正時而蹬踏,時而急旋,專注於俏巧迷人的舞步。
周圍商旅大聲歡呼著:“拉姆!拉姆!拉姆!”他們之中大多數是漢人,但常走西域,也跟這些西域漢子一樣變得豪放粗獷起來。
尼瑪次仁一上場,就勾手攪袖,扭腰擺胯地跳起來,時而東傾西倒,時而環行急僦,每一個動作都應和著鼓聲,舞姿比拉姆更奔放、更熱烈。
拉姆不甘示弱,舞姿也陡然變的強烈起來,四下裡的叫好聲此起彼伏。
就在這一片歡騰中,早已候在營帳一角的白素和小青牽著馬兒,靜靜地佇立在那兒,直到看到一個黑影飛快地掠來。
“走!”楊瀚向二女低聲打個招呼,回頭看了那篝火正旺處歡舞的人影兒,便從小青手中接過馬韁繩,三人悄悄地離開了營地。
紮營處很有講究,比如他們紮營之處,這個方向看似平坦的草原,其實是密佈的草甸和深淺不一的沼澤,更有無數小溪穿行其中,可以防止很多野獸接近。
楊瀚早摸清了道路,他牽著馬小心地走在草甸子上,蓄水的窪地都是泥坑,月光下,他們挑著那顏色更深的就是草甸子,他們只能從一個草甸子跳到另一個草甸子上,曲曲折折地向前走。
好在馬兒有靈性,能夠跟著楊瀚行走,有的地方馬兒身長,一邁腿就過去了。距離遠些的草甸子馬也懂得跳一下,草甸子是不實沉的,但短時間負重沒問題。
三人三馬借用一塊塊草甸子,距那營帳區漸行漸遠,在他們前方更遠處,是高高矗立的雪山。
也許用不了多久,尼瑪次仁他們就會發現楊瀚三人不告而別了,不過他們久走西域,見多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