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一十一章 偵探將死(二十五) (第2/4頁)
遇牧燒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比較,一連串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會讓他們更容易透過補全弄清楚是怎麼回事,讓他們能夠有充分地評判他人的權利,這種掌控感會帶來快感,讓人們更傾向於對死人下結論。
所以活人比不過死人的底層邏輯其實是,死人是更好掌控的,除了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死而復生之外,在記憶之類的抽象領域當中,人們也會覺得對一個已經蓋棺定論的死人的瞭解,比每天還在產生新的聯絡的活人要更多,也更準確。
為了強化這種掌控感,他們必然會用意識去補全更多的細節,去讓邏輯更為通順,這樣才能顯出他們對對方足夠了解,有權評判他人。
而為了通順而通順的補全,總是會抹去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好像當你的視線專注地盯住一處的時候,就更容易忽略下方鼻子的視野盲區。
這就導致記憶裡已經死去的人做的每件事好像都很有道理,全都是事出有因,全都應該被原諒,也應該被讚揚。
而因為活人的未來是未知的,人們對活人的印象完全有可能因為他之後做的某件事而完全推翻,在記憶裡並不能隨意地供人打扮,無法提供給人們那種瞭解和掌控一切的快感,自然永遠都不可能比得上死人。
蝙蝠俠在活著的時候,人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偵探,但他也可以隨時不是,許多漫畫當中都出現過蝙蝠俠做錯了事,或是出現了意外,導致蝙蝠俠被人們排斥,名聲一落千丈的情節。
但如果蝙蝠俠死了,那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意外了,他將沒有機會再犯任何錯誤去影響他的名聲,人們也會自動補全他之前所做的所有事的邏輯,稱他為哥譚的大英雄。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蝙蝠俠這個漫畫角色受到的所有爭議,都是因為漫畫還在繼續出,沒有蓋棺定論,而一旦蝙蝠俠系列宣告徹底完結,那這一漫畫角色在漫畫歷史上的地位絕對會上升幾個層次。
席勒明顯的看到了小丑臉上動搖的表情。
他現在確實有一定的把握是小丑在骰子上動了手腳,才導致了主宇宙蝙蝠俠在關鍵時刻遭遇大失敗,從而落入現在的境地。
而後來那個必然搖出大失敗的骰子的出現,很可能是因為蝙蝠俠快死了,小丑也不想玩了,想拉著所有人一起死才弄出來的。
救蝙蝠俠是最關鍵的一環,因為要想救蝙蝠俠,小丑必須撤去對骰子的控制,否則一搖一個大失敗,主宇宙蝙蝠俠根本得不到任何救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