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長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No.158
我醒得很早,五點半,比平時鬧鐘的時間還早了一個小時,一點兒都不像平時。平時我可是為了多睡五分鐘認賊作父都樂意的。
可能當人真的有了決心時,身體各器官還是很配合的,畢竟都是自己人,該給的面子總歸是給的。
不知道怎麼,我就想起了廚房角落正在落灰的豆漿機。這玩意兒這兩年剛興起,我爸去年年終的時候從單位分了一臺。我倆過年前興沖沖地冒著冷風,去沃爾瑪買了一斤大豆和其他五穀雜糧,回到家裡,我念說明書我爸操作,認認真真地做出了一大杯香噴噴熱乎乎的豆漿。整個過程中,只有我爸對於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觀點一二三四叨叨得讓我心煩,除此之外一切祥和。
但由於我倆沒有經驗,光顧著喝,喝完了等我去刷機器的時候才發現豆渣什麼的都粘在杯體上了,我刷了半小時,肱二肱三頭肌一起拱出來了。
我爸還在唸叨豆漿的好,我說你喝你刷。
他就不喝了,特別沒氣節。
此時我跑到廚房一看,那臺白色的豆漿機可憐巴巴地站在角落裡。我躡手躡腳地把它拎出來,想起家裡還有齊阿姨買回來的大豆和薏米,於是摩拳擦掌地決定放手一搏。
五點半,天還沒亮呢。我在廚房的節能燈光下輕手輕腳地洗大豆,淘米,內心特別平靜。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老舍先生寫的《勞動最有滋味》,老舍先生在某一段落寫過,他的媽媽告訴他,地主家的餃子肉多菜少,咱們家的餃子菜多肉少,可是菜多肉少的餃子更好吃。
課後練習有一道題,問的是:“老舍媽媽為什麼說菜多肉少的餃子更好吃?”
我當時給出的答案是:“因為菜多肉少的餃子本來就更好吃,不膩。”
我們老師打的那個叉力透紙背,作業本往後翻十頁還能摸出那兩道印。
正確答案是地主家的餃子是透過剝削窮人換來的肉和麵,而老舍家是透過勞動得來,所以更好吃。我當時非常不服,吃的就是吃的,好吃就是好吃,我就不信同一盤餃子能咬出兩個階級。
當然,這種抱怨只能永遠放在心裡了。
不過,當我把手泡在洗豆子的盆裡,溫暖的水沒過我的手背,我忽然理解了老舍為什麼很推崇這種樸素的勞動。人心疲憊的時候,身體總要做些什麼來讓它休息一下,忙忙碌碌中反而放下了真正令人下墜的困擾。
直到我不小心碰掉了一個不鏽鋼飯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