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1/4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季君皎笑著將手上的綢帶展示給她看:“秋。”
秦不聞眨眨眼:“大人要作詩嗎?”
秦不聞突然想起剛剛眾人的議論。
如果宴唐不作詩的話,季君皎應該也不會作詩的吧?
季君皎眸光清淺,他溫聲:“阿槿覺得呢?”
秦不聞眨眨眼:“阿槿自然是,想要見識一下大人的才學的。”
季君皎聞言,便笑:“好,那我試試。”
“諸位應該都拿到了自己的綢帶,”沈明庭朗聲,“不知有沒有公子小姐願意開這個頭?”
其實今年的詩會看著有趣,也只有身在其中的文人墨客才知曉其中的困難。
且不說能不能接到自己擅長的季節,就算是接到了,要在季節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也不算容易。
就好似曹子建的七步成詩,考驗的不僅是才學。
這不,過了半晌,帷幔中有女子施施然起身。
“那小女便拋磚引玉,作一首春日詩。”
“春風綠意柳絲長,桃花笑語映春陽。蜂蝶翩翩花間舞,萬物復甦展新裝。”
基本合了韻律,也算是起了個好頭,眾人拍手稱好。
有人開頭,後面吟詩作對的人便就多了起來。
文人墨客本就是賭書潑茶,肆意傲然的。
旁人的詩剛說完,另一位便接著站起來,出口成章。
正堂漸漸熱鬧起來。
才子佳人爭得面紅耳赤,好似要將畢生才學用盡。
他們寫長安,寫浮光,寫乘風對酒,寫紙貴絕唱。
千頃素秋不在,白駒過隙黃粱。
這遊詩宴本就是文人墨客的朝堂。
他們據理力爭,以詩會友,也想要在這明鏡臺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與華章。
耶律堯坐在角落處,原本提不起什麼精神來,只聽得一首首詩句應時而生,或許不夠純熟老練,但也帶著少年意氣,生機盎然,揮斥方遒。
他眯著眼看向那些文人才子。
他們口中的一年四季似乎很長很長。
能釀桃花煮酒,夏雨烹茶,也能賞秋風掃落葉,銀裝素裹。
這是那個人守護的曜雲。
他似乎有些明白,為什麼他願帶著三十萬承平軍,苦守邊關數載了。
——曜雲的風光,確實不錯的。
“不知道那位阿槿姑娘,有沒有作出什麼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