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到魯國積極為反鄭準備著,天子周桓王興奮了,他也要主動挑點事了。
不好好教訓一把鄭國,自己的一箭之仇哪裡去報?
對鄭國,周桓王一直憤憤不平。
繻葛之戰後,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對付鄭國,但光明正大對付鄭國是行不通了,那就使陰招吧。
周桓王的陰招,是唆使鄭國的盟邑和向邑造鄭國的反。
這兩個城邑,本來便是周王室與鄭國交換的十二個城邑中的兩個。
說起周天子確實也挺壞的,因為這十二個城邑,根本不能算是王室的,而是蘇國的。
當時周平王為了打壓蘇國,竟然對鄭國講,用這十二邑換鄭國的四邑。
這應該是一筆賺大發的生意,鄭國很快將自己的四邑給了周王室,但接收那十二邑時才發現被周王室給忽悠了。
因為這十二邑根本不願服從鄭國,鄭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接收了兩邑,即盟邑和向邑。
所以,鄭國與周王室後來一直有這個矛盾那個矛盾,其實不能完全怪鄭國強勢,天子就當得非常不地道。
現在,天子周桓王又來事了,他派人去對盟邑和向邑的人講,現在連魯國都不願跟著鄭國混了,你們抓緊時機造鄭國的反吧。
這兩邑大夫本就不服鄭國,就傻乎乎聽了周桓王的哄,起兵造反了。
鄭國國君鄭莊公沒有直接鎮壓,他還是很看重魯國的,實在不希望鄭齊魯這個鐵三角同盟就這樣告吹了。
儘管世子忽自援助齊國抗擊北戎武裝回來後,對魯國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但魯國作為周王室一貫來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居然沒有參加兩年前繻葛之戰時的天子聯軍。
魯國應該值得肯定的,那就拉一把魯國吧,最好是回到當年鄭齊魯三國同盟上來。
所以,鄭莊公分別派出使者赴魯國、齊國、衛國,請求三國出兵協助鄭國平定向邑、盟邑之亂。
齊國二話不說,約上了衛國一併來了,但魯桓公想了半天,最終決定不去!
魯桓公認為,去年在齊國已經惹了鄭國人不高興,與鄭國已經產生了矛盾。
更令魯桓公認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是魯國一貫來與周王室的關係。
魯國是什麼國?那可是大周王朝的宗邦國!
哪怕全天下諸侯都可以明目張膽的搞天子,魯國也絕對是不應該!
想當年,先祖周公旦還曾經當過大周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