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突了一把。
只是,魯桓公所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小衝突可不是什麼小摩擦,這是齊襄公圖紀計劃的一部分。
如果說,假意參加魯桓公主持的魯、齊、紀三國會盟,答應三國和平相處,是齊襄公圖紀計劃的第一步,那第二步正是這次齊魯的邊境小衝突。
當然,這第三步,齊襄公也邁出了腳步。
他派出使者赴魯國,向魯桓公報告了齊國關於邊境衝突的原因及相關處理情況。
大意就是邊境軍士不講政治,為一丁點屁大的事鬧起了衝突,相關的責任人員已經被處理了。
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爆發以影響兩國關係,齊國建議兩國再次開會,就一些具體細節作出共同決定。
齊國使者還帶來了齊襄公一個特殊的請求:齊侯尚未娶妻,但看中了王室的公主,希望魯侯當個月老,讓王室公主下嫁齊侯。
相關事項,請魯侯赴齊國的濼地具體商議。
魯桓公那個高興啊,這個齊侯,比先君齊僖公更懂得尊重魯國啊。
“請貴使回報齊侯,寡人一定前去濼地。
”
魯桓公對齊使道。
見魯桓公答應參加盟會,齊襄公的第三步就走完了。
接下來便是第四步,也是齊襄公很重要的一步。
公元前694年春,魯桓公和齊襄公在齊國的濼地會盟,兩位山東大地的重要諸侯國君交換了很多意見,達成了很多共識。
其中一個共識就是,魯國決定幫助齊侯娶王室公主。
當然,這位王室公主,在春秋史料中,被稱為王姬。
一切都談妥了,齊襄公熱情款待魯桓公。
三杯兩盞下肚,齊襄公對魯桓公道:“先君僖公非常喜愛君夫人,他老人家去世前也沒見到她,實在是一大憾事,希望君夫人能夠借這次機會回齊國一趟。
寡人以及眾兄弟姐妹們都很想念她,希望魯侯到時帶君夫人一起來孃家看看眾兄弟姐妹們吧。
”
這位君夫人,當然指齊襄公的親妹妹文姜。
魯桓公端起酒,一飲而盡,臉上帶著笑,道:“放心,屆時寡人與夫人一道前來。
”
魯桓公回國後便立即去了洛邑,朝見周天子後,表達了齊國之意。
天子周莊王大喜,立即答應王姬下嫁,由魯國全權操辦一切。
王姬下嫁諸侯,何等大事?
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