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子對各諸侯基本失控了。
甚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諸侯各國也不再按規定去覲見天子了,大家都懶得去覲見。
一方面這個天子來路有些不正。
另一方面,路遠迢迢,押送著貢品去天子那裡當下人,沒意思。
這個時期,正是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這個春秋江湖自開啟之日起,便是完完全全一副禮崩樂壞的模樣。
正因為大家都把自己家的事當成了第一位的,你天子的事是靠後站的,所以,儘管你周平王發出號令,號召大家都去滅了虢國扶持的周攜王,但幾乎誰也不想去鳥這事。
周攜王則是懷著對申國、繒國以及周平王的仇恨之心,懷著對曾經西周王朝強大的回憶,在虢國勵精圖治,收納賢人,名聲越來越大,令人不得不懷疑他確實就應該是大周王朝的正主。
這些懷疑都是來自於那些個太講禮義的諸侯,但對於天下諸侯來講,大家也在思量著怎麼做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於是,在這段時期,天下諸侯都在蠢蠢欲動。
他們趁著天子不想管之際,不斷擴張,大行兼併。
甚至連齊國也都動了起來,南方的楚國更是不象話,到處征伐。
反正一句話,天子低調期,正是大家發財時!
原來,天下形勢是這個樣子的啊。
魯惠公抱定了主意,在兩個天子之間,魯國誰也不選擇,看形勢發展變化吧,這兩個王肯定是要火拼的。
到時剩下哪一個,咱魯國就認哪一個。
魯惠公甚至這樣想,不要以為你鄭國此時風頭正足,一旦洛邑的那個天子姬宜臼被在虢國的那個天子姬餘臣給打倒了,那你鄭國也將為站錯了隊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到那個時候,咱魯國作為大周王朝的宗邦國,就可以站出來堅定地維護著唯一一位天子的權威。
該來的好處,自然會來的!
魯惠公打著小算盤,感覺自己為魯國制定的國家大政方針是太正確了,於是在整整將近二十年裡,魯國貌似退出了江湖,專心管著自己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了。
這貌似確實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二十年裡,列國諸侯貌似也很消停,大家都貌似卯足了勁在發展生產、安定國家,大家都在鼓勵生育,增加人口。
各國的史官們都非常清閒,能夠為自己的國家記錄的事無非就是國君薨了、新君立了、出現了奇特的自然現象、哪些附庸國來朝見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