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難題重解 (第2/3頁)
壬寅陸子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資聖茵,隨後埋頭對照老師的標記重新思考。
多年以前,在僑雅可還很年輕的時候,她就習慣做這個動作,像個小孩子在表達感謝之情時會做出的一種細節動作。見到她臉上又流露出許久未見的小表情,資聖茵不由得彎起了嘴角。
資聖茵一生醉心意識領域研究,偶爾她會想象,如果自己有孩子,會是什麼性格,長得什麼模樣。
在與僑雅可這個年輕女孩熟識後,資聖茵很看重她嚴謹專業的工作態度,也喜歡她溫文爾雅的處事方式。有時兩人相處之間,她會錯覺這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像僑雅可這樣,她覺得自己應該會很喜歡孩子吧。
Y計劃錄取新成員的試題最後都會經由總負責人檢視,資聖茵當年對僑雅可寫的那句“永遠沒有最後一份答卷”印象頗深,她相信年紀輕輕能夠有這樣想法的人,真正適合科研工作。
因為科學探索實在是永無止境的漫長過程。有太多科研人員,甚至是一代代科研人員窮盡一生都無法對未知難題做出完美的解答,這與生命的長度無關,與勤奮的程度也無關。很多事情是沒有道理也說不清緣由的。
當然也有一些幸運兒能夠順利地在自己的科研專案中做出成果,更有甚者能夠一個接著一個創造著科學奇蹟。
資聖茵曾經以為,僑雅可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
那時身為負責人的她,為Y計劃一名年紀輕輕的成員研製出可行有效的意識載體感到自豪。聽到僑雅可這個名字,她有些印象,終於與當年那句話聯絡起來後,她意識到自己彼時想到的觀點是正確的,這孩子確實很好。
Y計劃多年以來一直尋找的突破口終於有了眉目,這讓大家歡欣鼓舞。隨著晶體研製工作的不斷深入,大家對意識研究的信心被無限強化。不久後,在兩人的合作過程中,培養下一任接班人的想法湧上資聖茵心頭。
憑心而論,資聖茵從不輕易將所謂結果作為評價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標準,這本就太過功利化,科學從來不該是功利化的舞臺,而是實幹者的搖籃。
當資聖茵公佈下一任Y計劃負責人定為僑雅可的時期,儘管那還是個年紀和資歷都尚淺的年輕成員,資聖茵也沒有在任何場合中聽過有人公開提出質疑或出現一些不服氣的私下議論。
眾望所歸,僑雅可值得。不只是資聖茵認可,大家都相信僑雅可值得,也願意由這樣一顆身有光芒卻溫和不刺目的新星來領導Y計劃繼續前行。
資聖茵看著僑雅可低頭閱讀資料的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