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
春分剛過,家中所僱宗人,便備耕、通渠,開始了新一年的稻作。
在匠人的督導下,族中子弟也造出了第一批床墊。堆放在宗祠之內。
待到雪化路通,劉備準備先送到老鴉渡,由耿雍和崔鈞幫忙販賣。這種軟硬適中,透氣排汗,防黴抗蛀之純天然養生床墊,之所以深受崔氏二老喜歡。正因二人年老體衰,骨質疏鬆。床榻不宜過軟,也不宜過硬。硬了渾身紅腫,軟了腰痠背痛。不軟不硬,謂之適中也。
麻墊的出現,不啻喜從天降。
天下名士們的福音。
前堂矮几。
伴著銅爐送來的暖煙,劉備正仔細觀看著老工匠送來的老宅擴修圖板。
圖板上最醒目的建築有兩座。一座是望樓,一座就是倉樓。
望樓就是後世的瞭望塔。倉樓便是存糧的倉庫。
一個用來預警,一個用來儲糧。
對豪強地主來說,此二物,事關生死存亡,乃重中之重。
望樓,劉備已在後院建了一座。平時無用,偶爾上去登高野望,也是一時興趣所致。預警功能幾乎沒有。家中只母子二人和公孫氏,做飯餵馬都要親力親為,哪有多餘人手做這些。再說,自家也沒什麼好讓賊人惦記。
話說,女刺客多日未見,還真有些想念呢。
四個角樓倒是設計的不錯。前堂由現在的重簷大屋,改成兩層重樓。與四周角樓由建在牆上的廊橋相連。後堂變成中庭。起三層重樓。然後才是後院。後院主樓和前樓一樣,亦是兩層。
二三二的重樓佈局。
院中還有水井、農田、馬廄、牛牢、雞塒等,分佈其中。
劉備覺得農田可以不用。只需把倉樓建大,多存糧便是。反正家中只三口人。
改成一座三層連閣式倉樓,最好。
“三月,可利溝瀆,葺治牆屋,修門戶,警設守備,以御春飢草竊之寇。”
這也是《四民月令》上的記載。
清明後,家中所僱宗人,開始犁、耖、耙,細細打理秧田。
所以說,通讀此書後,結合原有經驗,劉備已能有條不紊的安排自家的生產生活。這本書,實在是太強大。
要說崔尚書曾久在地方,頗知民情疾苦,能解民寒苦。
為五原太守時,地雖利種麻,民間卻不知紡織。百姓無冬衣,臥草而居。見官時則‘衣草而出’(睡在草窩,渾身沾滿麥秸)。崔寔變賣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