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月九日,可採菊華(花),收枳實。日月也,治場圃,塗倉,修竇窖,繕五兵,習戰射弛竹木弓弧以備寒凍窮厄之寇。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徹重,以救其寒。”
百餘畝水田一片青黃。稻香瀰漫,紅鯉穿行,不久便能收割。母親已命人準備收割、打穀工具。
宗人們操勞一夏,終將渠道挖掘完畢。正細細修葺,準備來年改植水稻。
院外磚瓦成堆,家中堆滿堅木大梁。物料齊備,老工匠卻一籌莫展。
因他被劉備臨走前所繪的圖板中,從未見過的一物,難住了。
“敢問少東家,這是何物?”老工匠笑問。
“水管。”劉備笑答:“挖空硬竹,連線而成。”
“原來是竹筒連線。”匠人們紛紛醒悟。
“此物……莫非是翻車?”老工匠指著一頭連線水井,一頭連在高樓之上的物件說道。
“然也。”劉備笑道:“此樓名曰:‘水塔’。”
“水塔……”老工匠結合劉備手繪圖板,漸漸醒悟:“以龍骨翻車汲水,送入樓上倉房。再以竹筒通往宅院各處,存之備用。”
劉備指著各樓裡的抽水馬桶笑道:“主要是為了衝廁。”
“原來如此……”老工匠不禁搖頭:“敢問少東家,此樓需耗費巨資,若只是茅廁沖水,是否太費?”
“不費不費。”劉備連連搖頭:“有人如廁,從不打水。”
“哦……”工匠們紛紛點頭。也不知是真明白,還是假知道。要說不愧是麒麟子。人家翻車為了澆田,他家翻車只為衝廁!
一通百通。
那些通行各處的竹管,工匠們也就知道,究竟是何用途了。就連劉備獨創的這個‘塔’字,也被工匠們一筆一劃,默記在心。
林中毛竹,質地最硬。取其老成者,裁之烘乾。纏以麻繩、接以銅管、膠粘漆塗以防漏水,不日乃成。水管將建在夾牆之中,地磚之下,連通各樓閣重屋,用來衝廁。如此天冷也不怕凍結。
定做的雙甕化糞池,被老鴉渡的耿雍早早送到。
沿牆頭圍成一圈的廊橋,連線起四座角樓。劉備擔心自家牆垣能否承重。老工匠卻笑言,足以!
領劉備去看。
掘土視之,牆基埋入地下,三尺有餘!
牆基厚度,東牆約三米,西牆約五米,北牆約六米,各不相等。院牆竟和城牆一樣,乃‘版築夯土’牆!細密結實,颳去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