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雕楹漆銅’,就是這個時代的高階審美。憑欄而望,樓桑盡在眼底。回想數年前的茅屋黃犬,陌上籬桑,已是天壤之別。
若底層著火,又該如何?
劉備心中一動:滑翔傘。
《墨子·魯問》中提到,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三日不下。還造了能載人的大木鳶,在戰爭中偵查敵情。《渚宮舊事》亦有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乘之以窺宋城’,只此一句便已說明,大木鳶不僅能載人,還能飛高,越過城牆。
先人能做,當下亦能做。
劉備找來蘇伯,將雜書中所說的木鳶畫出草圖,讓他依樣製作。木鳶有兩個關鍵:射高和滑翔。
將木鳶從地面射向半空,然後展翅滑翔。
想將木鸞射出,必用床弩。
床弩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由絞盤上弦,射程較遠,但精度不佳,一般多為齊射。
本朝,床弩已大規模使用。《後漢書·陳球傳》記載,陳球曾“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此弩僅用手擘、足踏之力難以張開,故稱床弩。其大型銅弩機,長一尺七寸,寬四寸,通高一尺三寸。弩臂長丈餘,用於彈射木鳶或許夠用。
滑翔自然靠雙翼。
材質也不復雜,薄蒙皮便可。關鍵是三角翼的展幅角度,以及人員吊掛其下的重心支撐。
這些都不是問題。只需多次試驗,便能找出關竅。以防萬一,蘇伯在船塢旁另起一高臺,將木鳶向白湖發射。又找身形瘦小且頗通水性者試乘,可免損傷。
連發弩,並不能連續射擊。而是能一次射出五支弩箭。所以連發弩又叫併發連弩。由戰國時的雙矢併發連弩,改進而成。根據併發出的弩箭的數量,名稱各不相同。有三矢、四矢、五矢。樓桑弩手裝備的連發弩,全稱:五矢併發連弩。
大儒劉寵曾為將作大匠,雜學淵源深厚。
除了併發連弩,還有刀車。
刀車,又名塞門刀車。
乃守城器械。城門被破時,可用來塞門。前刀壁上裝有十二四把鋼刀,使用時將車推至城門缺口處,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因設有刀障,對方亦很難攀援,形成活動壁壘。車上開有箭窗,還可居高向外射擊。
刀車是一種極為堅固的兩輪車。車體與城門等寬,約莫在三四丈之間。車前有木架三到四層,各層固定尖刀若干。車體有長轅,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