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第1/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帝呢。
不,是肯定能超過。
千古一帝算什麼,那必須得叫萬古一帝才行。
權衡再三,劉徹終究沒有抵得住這樣的誘惑,決定幹了。
而被他判斷為天資普通的學子,也給了書讓繼續自學,而讓他們去各處,辦一些已經可以安排上日程的事了。
來自上谷郡的趙常便進入了劉徹的視線,讓他回老家去,利用自家的人脈,給他養羊。
趙常的好友也不要做別的了,既然一起考中,那就一起去上谷郡吧。
棉花的種植才剛剛開始不久,八十個紡錘的紡紗機光是紡綿豈不是浪費了。
雖然歷史上工業革命從棉紡織業開始,而不是發起國原本更發達的毛紡業,就是因為新機器不是特別適合毛紡。但是沒關係,他現在是剛起步,差一點的東西也足夠用了。
他們要回到邊郡去,從漢人的地盤開始把羊毛紡織工業做起來,積累經驗。待漢軍大勝後,再帶著老實下來的匈奴人一起養羊。
羊毛運到大漢,先用羊毛梳理機梳毛,然後在紡紗機上紡成線,最後織成毛衣,再販往各地換來財富。匈奴人本來就養羊,大概不至於出現“羊吃人”,但是羊養多了,小部落還有騎馬持弓來搶掠的兇悍之氣嗎?劉徹很有興趣觀察一下。
他不要自己大勝匈奴的赫赫武功沒有配得上的後續,他要在自己手上就完成對草原的控制。
而對於魏商來說,他受命帶來了會造機器的工匠,但他自己並非工匠。他要將這一系列工業佈局完成。
天子告訴他們,大漢遲早要奪回河南地,讓他先在上谷郡試手,並給接任者留下基礎,以後收回河南地,就要叫他去那邊做同樣的事情,並且引誘匈奴人養羊賣羊毛給大漢。
劉徹接見了他們這批人,一眼就看出來他們兩人之中,趙常做不了這個事。而魏商經過面見天子,也下定決心,先在上谷郡做好這件事,兄長或許會一直在這裡,但他終將離開,去完成這一項可能需要半生奮鬥的大事業。
此事並不止他們在做,但若功成,他也將是大漢邊境長治久安的功臣之一。對於最低目標只是一能安身立命小吏的魏商來說,這是件極有誘惑力的事呵。
第55章 上谷郡的毛紡業起步(漢)
趙常享受了一把衣錦回鄉的待遇。
上谷郡的藏書室其實也有農書, 雖說一時還沒有種子,但各種更先進的農業技術上面都有。可是這種邊郡,連太守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