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 (第2/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板和白髮都清晰可見,整個人從發冠到靴子一毫不差。他就離開了十三年,大漢都出了這樣的寶物了?
正驚異間,驛丞親自帶人送來了飯食,巴結地向他介紹:“這是玻璃鏡,乃是少府所出,價格貴著吶。陛下說我們這裡是使者來往必經之地,特意賜下,放在這裡讓使者整理儀容。”
張騫已經看到了,全身鏡旁邊還掛了木牌,上面寫著警示,要是弄壞了鏡子需賠償千金。
他現在還真賠不起。
遠道而來,驛丞又安排了熱水給他沐浴,親自端來幾樣小物件,一一向他介紹:“這是皂液,洗浴時擦一些,極是清潔。這是羊脂膏,原是秋冬用得多,我見博望侯從西域來,面板嘴唇都有乾裂的跡象,便自作主張取來,君侯試著用用看。”
“這都是什麼地方出產的?是這幾年剛出的物事嗎?”
張騫已經確定了,他確實已經落伍了。
果然,驛丞告訴他,這些都是奪來河南地新建的朔方郡所出,其實還不是他們的主要產物,而是毛紡業的副產物。
“真正生產的其實是毛衣。現在天漸熱了,厚毛衣穿不著,君侯要不要買一件薄毛衣穿在裡面?”
“哈哈,毛衣我有,已經賣到匈奴那裡了。”他身上就穿著一件吶,還是匈奴人送他的。
驛丞走後,他除去衣物浸入熱水,舒服地泡了一會之後,挖了點皂液塗在身上,滑膩膩的。又往頭上抹了許多。
擦洗之後,確實覺得去汙能力比過去所用強一些,尤其是他用的這個還有點淡淡的香氣,想來也不是普通貨色。
沐浴之後,再在唇上、手背上抹了那個羊脂膏,張騫自己摸了摸,滿意地點了點頭。
要是上次出使時就有了這個,他肯定要多帶幾壇。路上不但自己能用,少受點罪,還能用來賄賂匈奴人。用小罐子挖出一些送人,就能換來不少方便,比錢更有用。
換下來的毛衣已經穿出味道了,還是股羊羶味。張騫拿在手上沒扔,若有所思。他原來想從羌人的地方潛回國內,沒想到羌人已經被匈奴控制,使得回程時又被匈奴扣押。要不是這次匈奴內亂,他也不能逃回來。
一路上縱是他膽大沉著,也難免焦慮心急,所以很多事情沒有細想。匈奴人給他毛衣,告訴他是漢人賣過來的,他就穿上了,不過當作尋常。漢人手巧也是正常的事情,無非是靠近牧區的地方麻紡得少了,毛紡得多了而已。
現在回來了,再看這毛衣,看著所謂“毛紡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