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第1/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名字,沒有用上。現在次子也用不上了。”
李世民特別不厚道的跟霍去病笑得酒都噴出來了,沒有辦法,大漢頗重孝行,李廣就這個起名癖好,自己年老沒有小兒子了,就瞄上了孫子,作為兒子李敢沒法攔啊。
天知道他都開始偷偷祈禱父親老當益壯,在他兒子出生前給他添個弟弟了。
不過也難怪,畢竟一直沒能立下大功封侯是李廣大半輩子的遺憾。後來看新一代將領出塞遠征,一串一串的捕獲匈奴貴人,他更是羨慕得不行,老覺得自己就是少了個機會,差了點運道。
現在他算是滿意了。當然戰後論功,首功仍然是衛霍,因為殲滅匈奴有生力量的還是他們。
不過李廣對此並不在意,他已經封侯了,而且對於他這種性格的人來說,只要封侯之願得償,接下來殲敵十萬百萬的功勞,可能還不如抓到單于有面子。
出去喝酒跟人吹噓,說“我帶人砍了十萬匈奴”,跟“我帶人抓了單于”,那他還是覺得後者更有意思。
現在首功是衛霍的,可供吹噓的談資是他的,大家都很滿意。
受傷的只有李敢。
不但不安慰他還笑話他的損友李世民回到了大隋大業十年年末,也是他離開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
請叫我李·與衛霍同徵·走馬焉支·力擒單于·世民。
啊,他理解李廣了,果然與人聊起來還是把抓了單于這件事掛嘴邊更神氣。
可惜他不好對旁人說。
而且經歷過漢軍的豪橫,再看他這小小的馬邑,真是越看越窮。李世民已經把手頭所有的錢用來換裝來訓練騎兵了。投驍果軍的良家子確實很多人自帶馬匹兵器,但真正的騎兵哪裡只能有一匹馬,一人三騎是標配,不然衝鋒的戰馬怎麼能有體力。這些馬都要他來配齊。
而要想在雁門之圍裡取得戰績,就算是步兵也得有騎乘的馬。等楊廣被圍,他還要趁機募兵,得提前備好兵甲。
馬邑這點剛起步的產業是能賺錢,但大頭在後,現在建成了剛看到回報,已經全用掉了。他甚至又跟族裡借了一筆。
要不是李孝恭寫信回去極力誇讚,讓親戚們願意預支一筆錢,他現在都要吃土了。
好在雁門之圍發生在八月,大業十一年的時間慢慢走到六月時,錢又回籠了些——主要是鋼錠賣得快,毛線和毛衣在秋冬好賣,彩染毛毯這種高價的奢侈品,李世民這裡還沒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