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財富暴漲 (第3/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人、羌人繳獲的田地產業,把李雄還有周人多年來收刮囤積的財貨,通通輸往長沙。
同時著手遷移那些投軍民勇的戶口,把他們遷回洞庭郡安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麼多年下來,雖然西蜀國久經戰亂,地方百姓乃至鄉紳,都極度疲憊貧窮。
但作為統治者的羌人和周人,甚至地方官府,卻在這一連串的清算搶掠之中,變得盆滿缽滿,腰纏萬貫。
此前在攻克西川郡治錦官城時,陸淵便從城中府庫還有王宮的內庫之中,直接搜刮出了價值兩千餘萬兩的金銀珠寶、各類財貨。
而根據那些看管庫藏的官員所說,當初這兩個府庫之中,原本囤積的財貨要更多的,足足是現在的三四倍。
可蜀國連年用兵,地方又破敗窮敝,為了養軍,不得不出錢從周國、還有西南諸夷國那邊,購買軍械和糧食,為此花了好大一筆錢。
等周軍到來之後,還需給他們發放犒賞,供給錢糧,這又是一大筆支出。
如此數番下來,城中府庫才只剩下了這麼些錢。
陸淵當時聽完,都不由暗暗咋舌,差點都有些心動,想要學李雄了。
不過想想對方所做,乃是一次性掏空西川的家底,以如今整個西川郡凋敝的現狀,換來如此財富。
而自己的長沙國洞庭郡,如今雖然也剛經戰亂,但隨著地方生產逐步恢復,各級官員漸漸補充,已然開始穩定的給自己提供充足賦稅。
如今不算天門府,南部一郡九府之地,陸淵每年都可從地方收取五百餘萬兩的賦稅。而且隨著地方生產的逐步恢復,這些碎銀的數額還會逐年增加。
按照孫思文與崔長青的估計,等洞庭郡恢復到戰亂前的巔峰時候,那麼一年稅銀可達到八百餘萬兩。
如此財富,休養個十年,便相當於李雄抄掠整個西川的所得了。
而對方抄掠之後,西川郡破敗,幾十上百年都恢復不了元氣,一次性就被幹廢了。
可洞庭郡細水長流,時間越久,經營的就能越好,能提供的錢糧就越多。
兩者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因此陸淵也只是心動了一下,便將這種念頭拋棄,然後就開始愉快的接收李雄的遺產了。
除卻現銀之外,李雄還有其它大量的財產,價值甚至十倍餘現銀。
畢竟當初這位西蜀皇帝,可是直接屠了整個西川武林,連帶著掃滅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