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邊防壓力 (第2/8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洞庭郡東邊,國都巴陵城所在岳陽府邊上,寧國豫章郡柴桑府的水師大營內,也有武成侯上官明率領的五萬水師在。
北、東兩個方向,寧國兩位先天並水陸十萬大軍,可以說死死的威脅著楚國國都巴陵城的安全。
而應對著這股威脅,巴陵城內只有藍彩兒一位先天,還有兩支禁軍並金吾衛駐守,全都加起來也不過四萬四千人。
這單薄實力,也才只有寧國的一半罷了。
不過在巴陵城外,洞庭湖內,先前交由楚維操練的楚國水師,再經過將近六年的操練擴編之後,此時已經有著三萬人的規模。
算上這股力量,在調集一些府縣兵之後,洞庭郡能調集的兵力,倒也差不多能與寧國相抗衡了。
但以上這些,是建立在寧國不往前線增添兵馬的前提下,才能保持住的均勢。
近些年楚國在不斷發展,而佔據江東四郡,底子比楚國更厚的寧國,發展也毫不遜色,甚至還要更加迅勐。
自從取代前越之後,經過六年的休養生息,此前因為九年戰亂所帶來的創傷,寧國已經差不多撫平。
不僅地方農事生產大幅恢復,產糧已經逼近、甚至超越了前越隆慶時的太平年節。
地方安寧,物產豐茂,天下各地的商旅自然也就聞風而來,為寧國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不缺錢,不缺糧,再加上安穩,江東地方上因為此前大量徵兵而損耗的男丁,也隨著新一代的成長,迅速彌補恢復了過來。
甚至因為戰後太平,寧國還爆發了一波嬰兒潮,人口增長更加迅勐。
這種種積累下來,如今的寧國常備兵馬已經恢復到了五十萬之眾,再度擁有了天下霸主的雄厚軍事實力。
地方各地倉儲,也已經儲備了足夠全國人口食用兩年的糧食,用作大軍征戰,更是可以十年不缺糧。
國庫之內也存下了四千萬兩銀子,足以支撐五十萬大軍征戰數年所需。
可以說,經過六年的發展之後,此時的寧國雖然還未恢復到國力巔峰,還有大把的潛力可以挖掘。
但如果想要的話,寧國也隨時可以拉出三十萬兵馬,對外進行戰爭。
三十萬兵馬。
這個數字只是想一想,就讓人有些呼吸凝滯。
如今整個楚國所有兵馬,算上府縣兵在內,也才二十二萬人,遠沒有對方這麼多人。
就更不用說,楚國這二十二萬兵馬,還被拆分到了四郡,能單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