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首都圈網路 (第1/4頁)
真沒什麼可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陽系和別的星系,自然是不同的。
這裡,可是人類的搖籃,是人類進軍銀河系的總基地。
殖民別的星系時,一般是尋找星系中合適的星球,改造其中一顆作為本星系的聚居地與首都星,居住個幾十上百萬的人口,已經足夠用了。
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上都建有很多改造設施,再加上多個建有前進基地和科研站的小行星,人造的空間站等等,這些東西,被統一在一個網路裡。
因為,整個太陽系的網路,是相通的!
當然,是表面上號稱的。
透過那些建立在太空中的永久和半永久的超空間中繼站、空間站、星鏈衛星、固定航路的運載飛船等等,利用種種手段,克服萬般的困難,人類終於把太陽系的所有人類聚集地,與地球本身,連線了起來,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網路,也就是俗稱的“首都圈網路”。
假如你住在木衛二聚居地,然後與居住在米國洛杉磯的家人實時聯絡,這種事,現在是可以做到的!
……大致上可以。
民用級別的通訊,不要指望通訊質量多好。延遲太高,頻寬太窄,最多是可以互相文字溝通交流,圖可能都傳不過去,更不要想視訊通話了。
軍用級別的能好一點,大概是黑白影像傳輸的級別。
……情況好的時候,只要別遇到有宇宙輻射的干擾。
如果這樣的技術能夠普及,也許連通整個銀河系所有行星的巨大網路,是能夠建立起來的!
當然,冷靜下來就會發現,不可能的,這個成本,誰也受不了。
卡爾康公司在過去一百五十年,在太陽系裡一共建立了五臺超空間中繼站,伴隨在金、地、火、木、土五星附近,最後一臺在二十年前勉力建成。也就是說,最近二十年,他們已經建不起第六臺了。
所以首都圈網路,實際上只包括了水金地火木土等近地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不算在內的,因為那兩個地方沒有建設殖民地,只有科考站。
卡爾康從世界頂尖大公司,奮力投身宇宙通訊事業,發展到現今,苟延殘喘靠網路影片平臺和政府訂單續命,一天到晚的幻想賣身給政府。
人類想探索宇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誰也不想成為代價。
所以這東西註定無法鋪滿銀河。
“要承認,卡爾康一直維持著五座超空間中繼站的正常執行,已經不愧是頂級大公司了。”
看著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