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若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僵,“聖上,御史臺自然可用,但是監察御史的權力過大就成了束縛政令的繩子,繃緊了繩子也會斷,先帝之前,御史之言甚至造成冤假錯案,這才被惠宗皇帝置之不用。”
御史臺當然也有輝煌時期,全盛之時,連皇帝做事都要過問,御史言官是人人爭相拉攏的物件。只不過現在,御史只是一群沒實權的被排拆者。
許慎又道:“御史臺倒不是不可用,只是一點,不可過多插手朝中事務,周老將軍,你覺得如何?”
他不死心,還想拉同盟,不過老將軍向來中立不參與任何黨爭,今天出面,純粹是為了外孫。他慢悠悠出列,“聖上,御史臺是什麼樣,得看左監察御史心裡想什麼,聖上心中早有人選,不如早些說出來,省得大家大過節的餓著肚子上朝。”
周老將軍是三朝老將,大盛磐石,戰無不勝的戰神,大盛的定海神針,是不敗的神話,皇帝還是給他面子的。
元流煥熱切地望著石階之上的椅座,很明白皇帝心中的人選就是自己。
周家果然不涉黨爭,要不然怎麼也不會讓皇帝自己決定。
其他大臣各懷心思地低下頭去。
太后淡淡望了望韓連,韓連出列,躬身一拜:“聖上,御史臺雖有權力過大的機會,卻也是得罪人的位置,一不小心遭反噬就是萬劫不復,況且光宗祖訓,御史臺御史得有斷案識人之能,敢於直言犯上,勇於得罪人,放眼朝堂,既能斷案又敢直言者,還不怕報復的有幾人?聖上心中不也早有答案嗎?”
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誰,就連皇帝在聽到他說這話的時候,第一個閃過腦海的人也是三皇子元晗爍。
第049章第49章
黨爭一直是大盛的弊病,開國時有新貴和舊日世家之爭,中期之後又有內侍弄權,一百多年前,世家聯合外戚形成新的門閥聯姻同盟,皇后幾乎都從這些新門閥中選出。
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為了奪位,也不得不跟這些人結盟,為了不顧此失彼,後宮中的妃嬪多是以前助他登位的豪門,出力最多的就是白、周、韓、許四家,白家比較好解決,所以元后就是白氏女,韓家當時沒有適婚嫡女,所以送進宮的是嫡脈庶女,進宮一年不到又亡故,韓家孫輩又都是男子,也不再有韓氏女子進宮,皇帝想著,等太后一去,韓家自然也不足為奇。
就剩下許家和周家動不得,許家勢大,朝中盤根錯節,周家緊握兵權看似不爭,實則暗暗謀劃,沒有人相信他們不爭。
皇帝強忍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