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想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但在巴基斯坦,耍蛇也被認為是合法的行為,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專門劃出一塊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讓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
儘管社會文明進步,千年耍蛇文化面臨消失,但我們仍能在南亞各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以及泰國等地,看到渾身纏滿蛇的印度流浪藝人及耍蛇人。這些表演者身上的蛇能伴隨著笛聲起舞,為主人帶來收入,展現了這種傳統技藝的生命力。
總得來說,印度耍蛇文化歷史悠久,與印度人對蛇的崇拜密切相關。在印度文化中,蛇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尤其是眼鏡蛇更被尊為“善蛇”。因此,耍蛇人在印度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聲望。
二、印度人耍蛇的技巧與秘密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耍蛇人吹著一根自制的葫蘆形蛇笛,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其實,蛇的智商很低。它聽不到聲音,但是能敏銳的感覺到震動,是經過訓練的,當耍蛇者發出特定的訊號時,蛇就會從竹簍裡鑽出。而且蛇隨音樂舞動身體並非真的跳舞,蛇是追隨笛子的顫動而搖擺運動的,如果耍蛇者一動不動的吹笛子,蛇是不會動的。印度人從不認為玩蛇是一種職業,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有研究者指出,其實蛇類是沒有外耳的,儘管它們長有內耳,但它們並不會受到音樂的影響。許多耍蛇者實際上是以雙手的姿勢向蛇類發出訊號,而蛇類其實是根據笛子的左右擺動以及耍蛇者跺腳的震動,才會作出多種扭動身體的動作。而耍蛇者的這些技巧都不會被在場的觀眾容易看得出來,因為他們是厲害的掩眼法高手。
除了笛子的震動,耍蛇人還會使用一些特殊的藥物或氣味來增強控制效果。例如,他們可能會使用胡椒、鹿茸和其他特殊植物的葉子研磨成粉,再配以泉水和其他調料,製成一種控制蛇行為的靈藥。這種藥物或特殊氣味能夠幫助蛇更容易地跟隨耍蛇人的指令。
其實,耍蛇者很少會直接用手捉著他們的蛇,另外他們的蛇亦大多數是無毒的或是被剝下牙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