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章 (第1/3頁)
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勞動」,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
「生產」涉及到的是物,什麼生產資料啊生活資料啊,都屬於這一層次。
「勞動」則專屬於人。只有人能勞動。只有人能產生需求。即便是再「無能」的人,哪怕癱瘓在床發呆,也時時刻刻產生需求。就算是再先進的機器,也無法產生需求,只能生產(製造)產品。
人負責「勞動」,物用於「生產」。
「勞動」產生需求,「生產」產生產品。
一切勞動都毫無例外的產生需求,真正的一般無差別人類勞動!
按需分配就是「按產生的需求而非按等待滿足的需求」分配。
勞就是(產生)需,(能產生)需就是勞。
消除了一切腦力的,體力的差別,大家都是平等的勞動(《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到過)。是個人都會(誰還沒需求呢)。
人類產生需求,以需求為動力推動,發展,解放生產。
再也沒有人的時間會被浪費(因為每時每刻都能產生需求),人類的任務也不再是從事直接生產產品並交易增殖。
將勞動(產生需求)錨定為平等派。
人人都能產生需求,相當於人人都在勞動,真正的人人平等。
「工作是為了活著」變成「活著本身就是工作」。
「人對人的壓迫」變成「全人類對物的支配」。
也就不存在剝削。
八、上述第七點提出了治「異化病」的觀點(哲學)基礎,而生產力的發展將提供現實的客觀物質條件
最關鍵的一點是:自動化與智慧化的發展,為縮小人類自然屬性差距對勞動本身的影響拉開了序幕。
馬列等前輩在創立理論體系的時候,世界還在享受第二次(甚至第一次)工業(科技)革命的成果,而今天的人類都走到了第四次工業(科技)革命的門檻。
前輩們所處的時代,還只能在理論上提出「一般無差別人類勞動」這一概念,而隨著現代的發展,「一般無差別人類勞動」正越來越走向現實。
在十九世紀,工廠就是工廠,車間就是車間,擰螺絲的、揮鎬頭的、澆鐵水的……涇渭分明。
抽象的「勞動」與具體的「生產」,幾乎完全重合,看不出分離。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具體的「生產」在外部表現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有可能大家都變成了按電鈕的、敲鍵盤的、搓手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