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第3/3頁)
酒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古代,禦寒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徐雪筠想說什麼,但又閉上了嘴。
幾人疑惑地看著他,不解其意。
“我說錯了你們又要笑我。”徐雪筠還沒有忘記剛才的事情。
朱元璋嘖了一聲。
還挺記仇。
但他對這個問題本就十分想要知道答案,因為他一直在尋找皮毛的替代品,所以站起身來,一本正經的給徐雪筠行了個拱手禮:“是咱錯了,咱剛才嗓門太大了,現在給您賠個不是,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諒咱吧。”
但天可憐見的,誰笑她了,這不誹謗嗎。
不過現在可沒人敢反駁徐雪筠的話,都等著她給答疑解惑呢。
他一本正經行的禮看在徐雪筠的眼裡卻是他故意開玩笑,哼了一聲,也沒揪著不放,揉了揉肚子,想著要從哪談起:“要說棉花的推廣,得和兩個人有關。”
“第一個是宋朝末年的黃道婆,第二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被眾人行注目禮的朱元璋:“???”
這裡面還有他的事?
*
徐雪筠對正經的歷史知道的不詳盡,也就知道些自己感興趣的,比如自己喜歡的吃食是什麼時候推廣的,冰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但這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棉花的歷史她還真的清楚,因為她小的時候家裡曾經考慮過自己承包棉花基地,控制成本,只不過後來又放棄了。
但當時跟著家長東跑西跑的她卻也知道了不少東西。
“在宋朝以前,中國土地上所說的棉幾乎都是木棉,那種棉並不適合紡織,所以棉布也就只有在進貢的時候會出現。”
“我們現在所種植的棉花是從印度和阿拉伯傳過來的。”徐雪筠說著說著還感嘆一聲,“這兩個地方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好多吃的穿的都是從那傳過來的。”
幾人默默的把印度和阿拉伯這兩個名字給記住,繼續聽徐雪筠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