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做客張家 (第2/4頁)
憨憨小狼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牛家門口的菜園子裡。
只不過被冷落在一個角落,而且此時已經花謝果落,估計是張鐵牛為了格調,從哪裡淘來栽在園子旁好看的。
一串串的果莢有綠色脆嫩的,深綠色成熟的,暗黃色已經幹了的,這就是豇豆,也是後來北方人夏天談之色變的食物,豆橛子。
豇豆也不是原產於華夏的食物,而是原產自印度和緬甸,在漢朝才傳入中原,具體時間不可考,黃平猜測是跟著佛教一起來的。
華夏在佛教傳入之前,沒有宗教成長的土壤,在佛教傳入之後,統治階級看到了宗教對自身統治地位的威脅。
張道陵祖師結合部分道家思想和一部分佛教運營方式創立的天師道,在本土優勢的作用下迅速成長,道佛教義之爭從此開始。
想遠了,黃平止住思緒,問道:“鐵牛叔,你這個豆子怎麼老了,都開始掉了還不吃啊?”
張鐵牛停下腳步,順著黃平的視線看到了自己種的豇豆,回道:“你說這個豆角啊?這是大賢良師在一個寺廟裡贏來的,那群佛教的人說這個味太沖,是葷食,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吃。”
“上次大賢良師贏回來後,發覺它有一定藥用效果,就種了一些,我這顆種子還是花大代價從縣令那裡求來的呢!”
“……”黃平無語,你說就說,咋還炫耀上了。黃平哪知道,聽到他問怎麼不吃的時候,張鐵牛就下定決心要忽悠他加入太平教了。
“誰讓他小小年紀認識這麼多東西,不忽悠他忽悠誰?”張鐵牛自顧自安慰自己。
正當此時,黃平又問道:“鐵牛叔,你說說為啥不吃?”
張鐵牛:“因為他是藥啊,苦的。不餓急了,誰吃啊。”
黃平無語了,和尚不愛吃是就說它味衝,葷腥,張角弄來研究個藥用價值之後就不管了。
你張鐵牛一個黃巾大嘍囉,你不應該先吃飽嗎,你玩什麼格調?啊?求個豇豆來種門邊就是為了看。
黃平也不怕冒犯了,直接上手把青的嫩一點的摘了一把下來,問張鐵牛,“鐵牛叔,你家庖廚呢?”
張鐵牛知道這小子急了,要露一手,也不阻攔,帶著他們一群人來到廚房,黃平來到廚房,整個人就麻了,想露一手的心差點兒死掉。
廚房除了一釜,一勺,一菜刀,一砧板和一罐粗鹽,再無其他做菜相關的。
沒法秀炒菜技術了,黃平只能做水煮豇豆,擇菜?算了,奢侈不起,直接豇豆洗淨泥土,掰成小段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