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舊的一張銀票日期也是四年前。
李伯一直是念著我的,他早就替我想好了。
他心甘情願將一生耗在宮裡,卻為我的人生做了最好的打算。
皇上忽然走上前來,伸手將我扶起來,看著我說:「走吧,明日就走吧。」
他轉過身去,繼續埋頭在一堆奏摺中,「明日,我就不去送你了。」
我看著他孤身一人坐在殿上,輕輕說了聲,「保重。」
出宮後,我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去了祁王府。
王府已經閒置了,只留了兩個打掃衛生的老嬤嬤。
昔日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王府還是那麼熱鬧,家人也還在身邊。
我是祁王府的奴婢,可於我來說,這兒就是我的家,我前二十年裡,最美好的歲月都是在王府裡度過的。
李伯,舒嘉,阿成,我要走了。
十七,我等不到你回來了,希望你能夠建功立業,得償所願。
番外:<ol><li><li><ol>
二十五歲那年,我在江南開了個飯館,定居了下來。
原因無他,我兒子李忘辰該上學堂了。
街口賣肉的楊大哥他媳婦說:「七歲嘞還不上學,成傻子了。」
隔壁攤賣韭菜的劉三姑說:「上不上學有啥嘞,有力氣能幹活就行。」
我的兒子自然是要有學識的,就這兩年,我一邊自己看書,一邊教他,他應該也不會落下太多。
二十一歲出宮,我自北向南,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停留一些日子,到附近看一看附近的風景,嘗一嘗名勝小吃。
我不禁感嘆皇上治國有方,世道清明,我沒遇到什麼劫難。
二十三歲那年,我在淮陽遇見李忘辰。
我買燒餅正給錢的時候,他衝過來搶了錢就跑,被我抓回來了,這技術不太行。
後來得知,他要給阿嬤買藥,我心軟幫他請了大夫,阿嬤還是死了。
阿嬤跟他沒有血緣關係,只是他們都沒有親人,所以才互相照顧。
我想李伯剛遇到我時,情況應該比這還慘。
看他哭得慘兮兮,我輕輕說道:「小子,你叫我一聲娘,以後我養你怎麼樣?」
就這樣我多了個兒子,但由於沒生過也沒養過,委實不知道母子該如何相處,只感覺自己多了個小弟。
「好兒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毛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