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9月17日。1905年的這一天,慈禧派五大臣出洋;1945年的這一天,一介文人郁達夫遇害;1949年的這一天,楊虎城將軍被殺害。
<h4>| 慈禧派五大臣出洋 |</h4>
首先講1905年的這一天,慈禧派五大臣出洋去考察各國的憲法、議會以及各國的政治制度等。20世紀初的時候,清政府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不做重大的政治改革,清朝的統治將難以為繼。當時在朝廷內也出現了一大批重臣主張立憲、改革,其中就包括這五大臣。慈禧派他們出洋也是為立憲做準備,準備進行君主立憲改革。但是大廈將傾,實在是無力迴天,清政府所做的這一切,最後都沒有能夠讓清朝的統治延續下去。
當時革命黨還採取了一項特別的政策,就是去刺殺這些主張立憲、改革的大臣,今天看來有點兒奇怪,只能叫作實用主義的政策。按說如果你革命黨反對清朝,覺得清朝對人民不好,那你應該去殺清朝的那些保守派大臣,這些人是對人民最有害的。但是清朝革命黨不是這樣,他們去刺殺的全是主張立憲、主張改革的人。為什麼呢?革命黨認為這些大臣所推行的改革如果成功了,清王朝就會順利地過渡到君主立憲制,清朝也就不用改朝換代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這些人還革命幹什麼?其實他們並沒有搞清楚革命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對人民有益,能夠推動國家前進,只有這樣才是正確的。而革命黨當時非常激進,尤其是在日本留學的部分青年學子,總認為他們所搞的不僅是一場推翻專制王朝的政治革命,更是一場驅逐滿洲貴族的民族革命。所以不管那些大臣是否贊同立憲與改革,都一定要同清王朝一起被消滅、被推翻。
1905年,慈禧派這五大臣出洋,結果五大臣尚未離京,便在火車上受到革命黨人吳樾的炸彈襲擊,其實就是用人體炸彈去刺殺。接著在以後幾年裡,全國各地都發生了這種刺殺的情況,包括徐錫麟刺殺恩銘的事件,恩銘也是清政府改革派的開明大臣,還有後來的端方、良弼也都是被革命黨刺殺的。清朝這些準備把國家向前推進的開明的、立憲派的進步大臣被刺殺以後,最後導致其他的進步大臣都不敢說話了,而那些腐朽的大臣又組織皇族內閣等,結果清朝就變得越來越腐朽,最終的結局就是革命黨的革命成功,清朝被推翻。這種實用主義的革命有時候還會被投機分子所利用,因為不光是這些真正懷有理想的學生、革命黨人,還有很多的官僚政客最後也都混入了革命隊伍,但這種靠實用主義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