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71章
“陛下聖明,老臣還有一事要奏,安東都護府情況特殊,按朝廷慣例,朝廷每年當得撥款十萬貫,以為鎮撫之用。”
“這筆錢,當於每年四月撥出,可如今都已是八月初了,戶部那頭始終不曾將款撥下去,太子殿下已就此事上了五本,卻始終沒能得到任何的回應,老臣擔心遼東局勢難穩啊。”
既已成功化解掉了武后的召回陰謀,那,趁熱打鐵一番肯定是要的。
“媚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聞言之下,高宗的眉頭當即便皺緊了起來。
“陛下,今年降雨偏少,各地收成大受影響,戶部那頭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撥款是絕對不可能撥款的,理由麼,隨便找一個就是了,武后欺的就是高宗的精力不濟。
“再窮也不能窮了邊關,此事,媚娘你須得重視起來。”
朝廷的財政現狀,高宗確實不太清楚,但,要說連十萬貫都擠不出來,那,他絕對不信。
“陛下,老臣擔心緩不濟急啊,不若援引《永徽律疏》第三十七條,準遼東開設鹽場,於安東都護府轄區內銷售,以資軍用,如此,也省得戶部總是為難。”
不等武后有所表示,張大安緊著便從旁給出了個建議。
“也行,那就這麼定了。”
鹽、鐵二利雖說向來是朝廷歲入的根基,但,安東都護府那頭卻是個例外——各族混雜的情況下,朝廷其實從不曾在那地兒收到過稅,有的只是不斷的付出。
有鑑於此,高宗對遼東開辦鹽場一事自是持著無所謂的態度。
對此,武后倒也不曾發表什麼看法,概因她並不覺得遼東的鹽場能搞出多大的規模,聽之任之又如何。
唯有薛元超隱約覺得不太對勁,只是,他又說不出不對在哪,最終,也就只能是無奈地保持著沉默......
八月初九,高宗的詔書送抵遼東城,準了李賢開設鹽場之所請,與此同時,也準了李賢的請功本章——薛訥晉位左驍衛將軍,李圖魯晉升太子左衛率,其餘有功諸將也都各有晉升與賞賜不等。
儘管對這一切早有預料,不過,在接旨時,李賢還是很開心,下令大宴群臣,以示慶祝。
節儉?
這個,已經沒有必要了——鹽場在七月十六日就開始正式出鹽了,到七月底,日產精鹽已穩定在萬斤左右,不僅如此,鹽場的第二期工程也已開建。
大批精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