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962章
若是往昔,李賢確實不敢明確提出廢棄儒家,但現在,他已經無所畏懼了。
原因就在於新式小學、中學已經普及到了各省,甚至各類大學都已陸續在各省的省城開設了分校,新的朝廷取士制度也已差不多定了型。
換而言之,那便是儒家的根已經被挖得差不多快斷了。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儒家守舊派的最後反撲而已。
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在軍權穩固的情況下,李賢又哪會在意那麼許多。
“陛下,您......”
一聽李賢這等違背聖人之道的言語,郭正一的雙眼頓時便瞪得個渾圓。
“朕知道卿不服,但,朕無所謂,只因朕要的人才不是那些鑽進了故紙堆裡出不來的書呆子,也不是那些自命風流的所謂才子,朕要的是既能放眼看世界,又能腳踏實地、心懷百姓福祉的幹才。”
“這等人才,不是讀了些儒家經典就能培養出來的,他們必須懂得數理化等科學知識,從小培養起嚴謹的理性思維,明理知法,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
“當然了,朕說過了,朕不否認儒家經典中存在著不少閃光的思想,所以,朕在普及教育時,親自核定了課本,儘可能地將這些精華保留下來。”
“可也就僅此而已了,朕絕對不會再將所謂的儒家經典奉為治國的圭臬,在朕心目中,無論儒家、法家、兵家,都可為用,但,都必須取其精華,棄之糟粕。”
對郭正一其人,李賢一直是很感激的,畢竟當初他弱小時,是郭正一毫無保留地為他在朝堂上撐著腰。
但,他絕對不會將個人的感情與國家的大政方針相混淆。
一切只因李賢要的大唐是不斷開拓進取的大唐,是思想開放的大唐,而不是被儒家思想禁錮死了的大唐。
當然了,他也不會矯枉過正,儒家思想中的精華還是可以保留下來的,他要打掉的不過是儒家思想那所謂的正統地位而已。
“陛下,臣老了,請求乞骨返鄉。”
郭正一很想怒斥李賢離經叛道。
只是,一想到李賢從執政遼東時起到現在,也不過就二十年時間而已,赫然已開創出了中原政權有史以來最為鼎盛的局面。
至少,在開拓疆土以及福澤百姓兩件事上,古來無數帝王就沒一個能跟他相提並論的。
再者,伴君這麼多年來,他還真就沒發現李賢有行差踏錯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