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972章
但,正所謂福禍總相依。
就在李賢為自己所開創的大局面感到無比自豪之際,一個噩耗突然傳來了——金研新於景隆三十三年元月初七病故,太子金純英繼位為新羅王。
遭此打擊之下,本就已漸蒼老的李賢終於病倒了。
更令他傷感的是狄仁傑、薛訥、祈銘等老臣也都在不久後相繼病故。
再算上早幾年就已經離世的魏思溫、劉善、蔣雲鶴、章建業等股肱之臣,當年陪同他一道在遼東創業的舊臣已大半凋零。
李賢知道,自己的日子只怕也已是不多,是到了該新老交替的時候了。
景隆三十三年三月初六。
李賢下詔,廢黜嗣王制,改為降等制,亦即親王的繼承人將不能再繼續繼承親王爵,而是必須降一等,三代後,若無特別貢獻,王爵徹底革除。
國公等爵位,除非是開國公這一等級,否則,也一樣改為降等制。
此舉的目的無疑是要避免李家後代過度繁衍,同時也是在為新君上位掃平最後的障礙。
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也都知道一代大帝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為此,滿天下不知多少百姓焚香為李賢祈福。
但這,顯然並無任何的用處。
景隆三十三年八月初六。
連續昏迷了數日的李賢突然醒了過來。
這無疑就是迴光返照。
奉旨監國的李純孝立馬率眾趕到了春秋殿中。
“父皇......”
望著已是形銷骨立的父親,李純孝也就只喚了一聲,淚水便已是止不住地狂淌了下來。
“痴兒,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有何可悲慟的,姚崇、宋璟,你二人即刻去將朕的遺詔盒子取來,當眾宣了。”
李賢此時的精神格外的好,笑起來也自格外的和煦。
“微臣遵旨。”
只是,姚、宋二人都知道這已經是一代大帝最後的時刻了,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立馬便在大內侍衛們陪同下,趕去了乾陽殿,將藏在牌匾後頭的遺詔匣子取了來。
在對照過封印後,由姚崇宣佈了遺詔的內容——傳位於嫡長子李純孝。
詔書宣畢,李純孝伏地大哭。
“呵,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朕累了,累了......”
李賢卻是笑了,只是笑著笑著,他的雙眼緩緩地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