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桃園驚夢 再說孫權 (第1/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有大趨勢,也有小插曲。大趨勢就是中華帝國的統治階級終將由貴族地主(秦漢)變成士族地主(魏晉南北朝),最後變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後)。小插曲則是秦漢與兩晉之間,三個“非士族政權”的同時並立。
這就是三國。
三國鼎立,關鍵人物是孫權。如果不是因為他毅然決定聯劉抗曹,那麼,劉備必將被剿滅。據有荊州的曹操插進長江中游,上游的劉璋,下游的孫權,也就遲早會成為張繡和呂布,整個中國將變成曹魏的一統天下。
這就是赤壁之戰的意義,也是孫權的意義。在《三國演義》中並不引人注目的孫權,其實至關重要。
夷陵之戰也如此。
這是官渡和赤壁之後的第三大戰役,戰爭的後續也有兩種可能。當時許多東吳將領要求乘勝追擊,劉備也來信揚言再戰,陸遜等人卻主張撤出戰爭。因為曹丕正在調兵遣將,名為助吳伐劉,實則包藏禍心,不可不防。[6]
孫權完全同意陸遜的決策,並與劉備講和。從此,曹魏“雄霸”於北部中國,蜀漢和東吳則分別“偏霸”於長江上游和中下游,誰也吃不掉誰。
三國,就這樣形成。
諸葛亮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執政後,立即接受鄧芝的建議,與東吳重修盟好。諸葛亮說:使吳之事我考慮已久,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人選,不過現在有了。
鄧芝問:丞相選中的人是誰?
諸葛亮笑著說:就是你呀!
鄧芝也不負厚望。他到東吳後,孫權滿腹狐疑,不肯立即接見。鄧芝便上表告訴孫權:使臣此番來吳,主要是為貴國著想,並非僅僅為了蜀國。
孫權問:此話怎講?
鄧芝說:貴我雙方,一家有“重險之固”,一家有“三江之阻”。如果互為唇齒,那就“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相反,如果大王投靠曹魏,又還想保持獨立,則勢必兩面受敵,江南之地就不會再是大王的了。
孫權默然良久,然後回答:你說得對。[7]
其實,孫權的狐疑並非沒有道理。孫權不是袁紹,他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孫權也不是劉備,他沒有皇族宗室的光環;孫權更不是曹操,他沒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優勢。因此,他只能見風使舵,以求左右逢源。
事實上,孫權把“變臉”這一套玩得爛熟。赤壁之戰時,他大義凜然地宣稱:孤與老賊(曹操)勢不兩立。但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他又不惜向曹操稱臣,勸曹操稱